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鸦片源流考
作者:吴志斌 王宏斌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鸦片烟  烟草  阿芙蓉  汤显祖  传入中国  阿拉伯  荷兰人  对外关系史  明末清初  罂粟壳 
描述:中国鸦片源流考吴志斌,王宏斌鸦片传入中国之后,作为珍贵的药材,曾在中国医药学上得到积极的应用;但作为麻醉性的奢侈品,它给中国却造成过巨大的社会灾难,使中华民族蒙受了100多年的羞辱。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革新四帝
作者:暂无 来源:章回小说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鞅变法  魏国  国家富强  贵族  王安石  汉族  契丹文字  神宗 
描述:犯法。孝公支持商鞅,惩治太子的两个老师为教唆犯。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乡邑大(?)”,连妇幼都能“言商君之法”。孝公去世,他的儿子惠文君继位,商鞅被杀,但秦法未变,为后代君王继承,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
作者:朱维铮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中国经学  经学史  王安石变法  周予同  汉武帝  董仲舒  公孙弘  儒学  封建王朝 
描述:各的现象。这在国内学术界同样存在。因此,目前讨论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关系时,在若干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上寻求共同语言,依我看是消除隔阂、求同存异的必要前提。
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精神
作者:李达五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民族精神  《文心雕龙》  忧患精神  意境  王安石  辛弃疾  《诗大序》  思维模式  《毛诗序》 
描述:类命运,都包含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出现过无数次的痛苦或欢乐的遗物,它们基本循着同一道路,就象灵魂中雕出了很深的河床,原来的四处漫溢、又宽又浅的生活之流水,突然在河床里汇成了巨大的河流”(荣格《心理学与文学》),诗人“通过给原始意象以形式,它就被翻译成当前的语言了,并使我们可能发现通往生命的最深的源泉的道路,那里有艺术的社会意义:它不断教育时代精神,它创造出时代最缺乏的形式”(同上)。
马与中国古代社会
作者:姚昆仑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社会  新石器  内蒙古草原  伏羲氏  《周礼》  神话传说  商周时代  动物学  养马业  蒙古马 
描述:中,黄帝“乘黄龙揖马身而仙”;伏羲氏治理天下时,国泰民安,龙马负图出于河。《礼记·礼运》描述道,“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伏羲氏于是仿效龙马身文,
中国傩文化
作者:张紫晨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要依据  文化现象  傩文化  秦汉  古籍  周礼  黄金  中原  文化丛  巫术 
描述: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从秦汉前中原古籍中开始的。一个主要依据,便是《周礼·夏官·司马下》中关于方相氏的记载。即“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殴疫。大丧,先傩,及基,入圹,以戈击四
“20世纪·中国”美展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志丹  油画  作品  美展  中国画  二十世纪  武昌  白云石  木刻  黄鹤 
描述:“20世纪·中国”美展作品
中国的风景名胜与对联
作者:艾定增  来源:广东园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风景名胜  抒情诗  成都武侯祠  王安石诗  圆明园  萌芽时期  红楼梦  黄鹤楼  文学形式 
描述:,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爆竹一声除旧,
玉器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宣炳善  来源:世界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昆仑山  玉器  《天工开物》  《古今图书集成》  于阗  玉石之路  和田玉  中国科学技术史》  《周礼》 
描述:中国、墨西哥、新西兰是世界上三个以玉器制作闻名的国家,中国的玉器则强烈地体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中说:“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中国古代最优质的玉来自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展望
作者:章培恒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明代文学  市民意识  西厢记  晚明文学  牡丹亭  封建礼教  作品  汤显祖 
描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