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心理学思想研究
-
作者:杨鑫辉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密切联系 王安石 形神观 思想研究 思维 上智 唯物主义哲学家 教育方法 超常儿童
-
描述:面的观点,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王安石的著述收在《王临川集》里,其中《礼乐论》、《原性》、《性情》、《性说》、《洪范传》、《伤仲永》等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心理学思想。
-
试论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
作者:张捷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 三舍法 专科学校 培养人才 学校教育 教育家 教改 政治改革 由盛转衰
-
描述:了土地,农民纷纷起义,阶级斗争激烈,同时民族矛盾也是十分尖锐
-
王安石的美学思想与实践
-
作者:吴林抒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美学思想 美学价值 美的价值 文艺与政治 古文革新 作品 西昆体 美的本源 经济基础
-
描述: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于美学问题的观点和理论,往往见诸于其对哲学的研究与表述之中。而其形式,则表现为零散的、独立的或相互结合而为一体。其原因是当时各门科学尚未分化,而中国哲学又较之西方哲学更富于美学的意味,同美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美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美学中的具体阐述。
-
论王安石与新党作家群
-
作者:沈松勤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吕惠卿 文学主张 欧阳修 新党 《续资治通鉴长编》 作家群 有补于世 文学思想 北宋文学
-
描述:侵蚀了文学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在北宋文学史上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给后世文坛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
论王安石的御夏方略
-
作者:王天顺 杜建录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 经略熙河 宋神宗 夏国 内政改革 契丹 王韶 西夏研究 《续资治通鉴长编》
-
描述:论王安石的御夏方略王天顺,杜建录(宁夏大学西夏研究所)王安石御夏方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内以制外";二是"和戎"(抚绥熙河蕃部)以断西夏之右臂。这种方略弥补了庆历年间御边名师范仲淹进筑横山
-
论王安石的经济改革策略
-
作者:王亚娟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济改革 《周礼》 司马光 方田均税法 改革策略 青苗法 抑制兼并 官僚地主 免役法
-
描述:论王安石的经济改革策略
-
王安石改革与社会舆论
-
作者:孟天运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 神宗 社会舆论 谏官 欧阳修 台谏制度 司马光 张方平 保守派
-
描述: 任何改革,都要遇到一个社会舆论问题。如果把改革比做船,舆论就是风。舆论与改革一致,就是开顺风船;不重视舆论,只靠行政命令,就是开无风船或顶风船了。在这方面,王安石改革中的教训是很典型
-
王安石象征诗阐论
-
作者:王晋光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象征手法 神宗 吕惠卿 意象 象征诗 熙宁 文学理论 中华书局 司马光
-
描述: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在探讨王安石诗的寄托的时候,我们发觉安石在很多地方使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他的意念。他这种象征手法跟西方文学所指的象征手法颇有不同,可以称为中国式
-
论王安石的人才革新思想
-
作者:李德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人才培养 人才使用 人才 品德 修养 改革
-
描述:举,为天下举人,先取履行,次取艺业,将以正教化之本、育卿士之才”①。六宗以后,兴学育才和科举取士之风虽有所好转,但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直至熙宁变法,王安石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范仲淹的育才革新和人才制度革新
-
王安石的吏治改革
-
作者:庄锡福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吏治改革 变法派 熙宁 宋神宗 士大夫 反对派 庆历新政 中坚分子 先王
-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吏治改革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吏治问题的特殊重要地位(一切变法措施的制定和推行都要通过一定的行政体系),吏治改革还必然地成为变法成败的重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