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俱非才子不能道”:《才子牡丹亭》批评视野下的《疑雨集》与
-
作者:耿传友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批评视野 批评视野 点校 点校 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 杜丽娘 杜丽娘 夫妇 夫妇 戏曲 戏曲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
描述:把王彦泓的《疑雨集》与汤显祖的《牡丹亭》相提并论,看起来似乎有点不伦不类,按一般的看法他们相去甚远:在目前通行的文学史著作中,《牡丹亭》都被作为第一流的作品加以介绍,而对《疑雨集》却很少提及。吴震生
-
怪丽雄健 用意出人——李觏诗艺小议
-
作者:张福勋 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艺 诗艺 怪丽 怪丽 奇特 奇特 壮劲 壮劲
-
描述:宋代诗人李靓的诗以怪丽而雄健为特点.其诗的“怪”,突出地表现为诗意和词句的奇特,表现在构思和想象的奇特.
-
小议“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
-
作者:毕波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风 妇人大全良方 行风 半身不遂 陈自明 气血不足 论治 血气 增损 偏枯
-
描述:养血,然后驱风”之法,并设“大八风汤、增损茵芋酒、续
-
学为世师,文为国华:小议晏殊之文
-
作者:唐红卫 阳海燕 来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骈文 骈文 古文 古文
-
描述:作为北宋前期政坛、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晏殊之诗、文、词在当时均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影响;然而后世的研究往往集中于词而忽略了诗、文。晏殊之文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学习李商隐习声律,饰歌颂的骈文;后期则通过探究经诰,称量百家,转而学习韩柳的古文。他的这一转变,其实既是个人的追求,也是时代的影响。
-
词的音乐性教学小议:以二晏词为例
-
作者:唐红卫 阳海燕 来源: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词 音乐性
-
描述:作为音乐行家、词坛高手,晏殊、晏几道父子十分注意词与音乐的结合,在词牌的承用创新和具体声韵的选择安排两个方面力求妥帖恰当,从而使其词颇具可歌性。
-
浅碧深红各不同:小议晏欧恋情词的差异
-
作者:王婧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恋情词
-
描述:晏殊、欧阳修承袭花间写情的传统,但又以真挚的感情注入其中,使其从酒筵佐欢的伶人艳曲变为抒情写意的文人情词。两人在性格个性和生平经历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恋情词呈现出浅碧深红两种不同的风格特征。
-
姹紫嫣红开遍,迷影惊梦新视觉
-
作者:廉锋 来源:创意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视觉 国家大剧院 《玉簪记》 摄影展 摄影师 昆曲 演出
-
描述:年来在世界各地记录青春版《牡丹亭》及新版《玉簪记》的珍贵画面
-
昆曲、烟与女人的眼泪——《游园惊梦》评析
-
作者:伍棵树 来源:大众电影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游园惊梦》 眼泪 杜丽娘 《牡丹亭》 后花园 二管 影片 三十年代 柳梦梅
-
描述:游园惊梦”。 三十年代的苏州,歌妓翠花不仅有超凡脱俗的容貌,更因其昆曲唱功,成为得月楼的头牌红人。豪门荣府一对兄妹在得月楼听戏遇到翠花,妹妹荣兰因酷爱昆曲与翠花一见如
-
茫茫人事 游园一梦——《游园惊梦》浅析
-
作者:邵飞 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红楼梦》 汤显祖 心理描写 “戏中戏” 心理活动 蓝田玉 白先勇 《牡丹亭》 现代意识
-
描述:茫茫人事 游园一梦——《游园惊梦》浅析
-
此梦非彼梦:“游园惊梦”与元杂剧爱情梦叙述之比较
-
作者:曹广华 范春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梦 性梦 元杂剧 《牡丹亭》 至情
-
描述:同为梦境描写,元杂剧爱情剧中之梦多为情梦,《牡丹亭》中杜丽娘之梦属于典型的性梦,二者有着明显区别。由于性质不同,在剧中所起作用如人物塑造、情节推进方面也不相同。此外,“游园惊梦”的描写还有独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