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李觏法制思想的伦理意义
作者:靳晓娜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刑法  刑法  一致于法  一致于法  宽容  宽容  公正  公正 
描述:李觏的法制思想首先强调“刑”“礼”相辅,反对重刑,体现了宽容精神。他还提出“天子与天下共法”即“一致于法”的主张,反对救赎,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正。这些观点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由于他不可超越的时代局限,也有诸多不足。对此后人应认真研究,以服务于现实。
试论李觏佛教观的双重性
作者:李承贵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佛教观  佛教观  双重性  双重性 
描述:李觏佛教观具有双重性,既有排佛的一面,也有容佛的一面。李觏排佛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以经济建设、财富积累和社会秩序为内容的物质领域,一是儒家礼治伦理领域。而容佛主要表现在对佛教某些教义、佛教教化功能的肯定。李觏佛教观的双重性特征是极富启示的。
试论晏几道词作的生命意识
作者:王海洋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小山  梦境  生命意识  文学价值 
描述:行“形而上”的思索,苦苦追问生命的本体价值。
试论宋代改革与科技创新的思想互动
作者:王兴文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改革  苏颂  沈括  科学思想  医学争鸣 
描述:宋代改革运动和科技创新都是中国古代史上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作为改革思想理论的"荆公新学"与对取得科学成就的苏颂、沈括有许多共通之处,改革的大辩论也促进了医学的百家争鸣.对这一时期的改革思想与科技思想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将会对改革开放与科教兴国有所裨益.
试论胡宏心性哲学的历史地位
作者:方国根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心性哲学  胡宏  理论特色  历史地位  陆九渊  胡安国  天理人欲  天理与人欲  胡氏父子 
描述:派中所占有的显赫地位;三、阐明胡宏心性哲学对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及以陈亮、叶适、吕祖谦等为代表的“浙学”的影响和作用,揭示和表明胡宏心性之学是从二程过渡到后来相继崛起的朱子理学、陆氏心学、浙江事功之学的中介和桥梁,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试论北宋元祐诗坛兴盛的原因
作者:秦寰明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梅尧臣  宋诗研究  苏舜钦  诗歌创作  前提条件  王安石  三个阶段  晚唐体  黄庭坚 
描述: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真宗景德、咸平之际,西昆体为代表,二是仁宗庆历前后,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为代表,三是仁宗嘉祜前后,王安石为代表。描述这三个时期的宋诗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宋诗如何从五代芜杂萎靡的诗风中振起,又如何逐渐摆脱唐诗而形成宋诗的个性,这些,都为元祜诗坛的兴盛准备了前提条件。
试论周秦时代的什伍制度
作者:李向平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秦时代  宗族组织  十进制  社会组织  先秦时代  《周礼  制度  千夫长  遂人  氏族组织 
描述:演变过程及历史影响等角度来论述当时的什伍制度。这或许能够更清晰具体地把握当时历史发展的线索与脉络。 一 大抵上刚迈入文明历史门槛的民族的社会组织,不但未能完全割断与氏族组织联系的脐带,而且也保留了氏族组织十进制的形式特征。摩尔根在《古代社会》“罗马人的库里亚、部落和氏族”这一章中论述罗马氏族社会的发展显示出四个组织阶段时说:十个作为社会制度基本单元韵氏族组成为库里亚(相当于希腊人的胞族);十个具有氏族制度下若干氏族属性的库里亚组成为部落,而在由它们组合成的一个氏族社会中总共包括着三百个氏族。古代中国的先秦社会组织亦基本如此。《尚书·尧典》云:“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周礼·地官·司市》云:
试论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文学成就
作者:马积高  来源: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态度  司马光  地主阶级  保守派  欧阳修  变法派  政治思想  大地主  苏轼 
描述: 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散文和赋都对当代和后世有较大的影响。但他的思想比较复杂,因而人们对他的评价一直存在着分歧。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罗思鼎、梁效之流,为了达到其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借古非今,在他们搞的所谓批儒评法过程中,给一
试论龚廷贤在老年医学方面的学术特点
作者:刘福春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学术特点  老年医学  老年病  寿世保元  老年人  衰老机理  证治  参考价值  饮食卫生 
描述: 龚廷贤(1522~1619年),明代著名医家,字子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有医林状元之称。所著《寿世保元》约成书于公元1615年(明·万历43年)。该书中有专论老年摄养的“老人”论,有探讨衰老机理的“衰老论”,对老年病证治简明实用。先论理,后列方,立
试论明代汤评本的戏曲评点特色
作者:涂育珍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评点  批评理论  明代  评点本  异梦  戏曲创作  关目  贾似道  红梅 
描述:明代的戏曲评点文献由于署名情况特别复杂,考察汤显祖的戏曲评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确认评点者的真伪。但究竟是否汤显祖本人所评点的问题,由于史料的匮乏,目前尚无确论。研究者需一面对这些评点本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既不妄下结论,又可将这些评点本的有价值的批评特色呈现出来,作为明代戏曲批评研究的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