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中的叹词运用
-
作者:刘钦荣 孟昭泉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叹词 叹词 句法分布 句法分布 表达功能 表达功能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一座耀眼的丰碑,而其中叹词的运用,就是这座丰碑上镶嵌的一粒粒珍珠.《牡》中的叹词,有单音节,有复音节;有的单独出,有的连续用;或在唱词中,或在道白里;有的放在句首
-
《牡丹亭》的深层意蕴探析
-
作者:陈国华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幻意识 梦幻意识 讽刺意识 讽刺意识
-
描述:汤显祖的传奇作品《牡丹亭》中的梦幻意识世界具有鲜明的虚幻性特点,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认同感。汤显祖以言情之文表达着理性的内核,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意识。梦幻、真情、讽刺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递进,演绎出
-
《牡丹亭》大团圆结局新解
-
作者:马瑜 楚爱华 来源: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大团圆结局 大团圆结局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中国古典戏曲的大团圆结局,因其种种缺点经常遭到人们的否定和批判。《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是汤显祖试图协调个体与社会这一永恒矛盾,建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尝试,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不能与才子佳人式小说
-
浅析《牡丹亭》的细节描写
-
作者:张俏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细节 封建 爱情
-
描述: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
《牡丹亭》蓝本问题考辨
-
作者:向志柱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记 杜丽娘慕色还魂 牡丹亭 蓝本 宝文堂书目
-
描述:版时间。在版本依据上,现有资料尚无法确定《杜丽娘慕色还魂》和《杜丽娘记》的具体成书时间,它们都有成为蓝本的可能,但是文本内证却更支持《杜丽娘慕色还魂》受到《杜丽娘记》和《牡丹亭》的影响。
-
昆曲《牡丹亭》:传承创新香飘全球
-
作者:浦奕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公元1616年,汤显祖留下的这部中国古典戏曲中表现男女爱情的经典作品——昆曲《牡丹亭》,几乎可以和西方
-
昆曲《牡丹亭》青春版精彩上演
-
作者:黄华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昨晚,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排演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人民文化俱乐部精彩上演。作为“苏昆”在东北地区的首次亮相,《牡丹亭》以其精致的妆容、细腻的表演、紧凑的剧情,受到滨城观众
-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即将公演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乡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月7日,在日本东京,日本歌舞伎“国宝级”大师坂东玉三郎出席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新闻发布会。由中国苏州昆剧院和日本松竹电影公司联合推出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当日在东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坂东玉三郎
-
昆曲《牡丹亭》台湾大陆都火爆
-
作者:暂无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90年,应台湾一个文化公司的邀请,省昆剧院昆曲大师张继青老师前往台湾演出,当《牡丹亭》在台北夜空唱
-
《牡丹亭》放慢脚步体验昆曲之美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文学大师白先勇倾力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曾经于2006年1月来深圳演出,当时引发了一股“举城皆追昆曲”的热潮。时隔三年,《牡丹亭》剧组17日移师南下,再度来到深圳,9月18日、19日和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