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怨黄鹤楼
-
作者:袁浪等 来源:贵州人民出版社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篇小说 中国 现代 选集
-
描述:恩怨黄鹤楼
-
李浩《失败之书》中篇小说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浩《失败之书》中篇小说
-
中篇小说 我不能死呀(印度·张达)
-
作者:丁明 来源:文艺春秋 年份:194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篇小说 我不能死呀(印度·张达)
-
专访白先勇:《牡丹亭》是青春颂歌
-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专访白先勇:
《牡丹亭》是青春颂歌
今年71岁的白先勇,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也是台湾当代作家,创作的短篇小说《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永远的尹雪艳》、《游园
-
共同谱写爱情的颂歌——《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的比较
-
作者:凌建英 来源: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杜丽娘 追求爱情 莎士比亚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中西古典戏剧 人文主义 比较研究
-
描述:部作品在主题和人物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我们将二者比较研究,可以看到中西戏剧在同一发展时期的异同,从而探讨中西古典戏剧的民族特点和发展规律。 朱丽叶与杜丽娘的比较—追求爱情的实践者和梦幻者 朱丽叶与杜丽娘都是封建势力的判逆者,都追求着美好自由的爱情。她们都有情人,甘心为了爱而不惜牺牲自已生命。朱丽叶为爱而死,最终长眠于情人的身旁。杜丽娘为情而死,死而复生,最终与心上人厮守。然而,就二者性格而言,朱丽叶偏于外露,自由活泼。杜丽娘偏于内向,比较含蓄。朱丽叶是追求爱情的实践者,杜丽娘是追求爱情的梦幻者。
-
“情”的颂歌——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
作者:魏琳 来源: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
描述:思和独特的风格。体现了他对个性解放和对自由爱情的极力张扬,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戏曲创作的基石。
-
肉麻的“颂歌”与“捧杀”何异
-
作者:暂无 来源:济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黎青 作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然后伴随着“脸似晴雨表,眉如温度计……县委书记,胶鞋布衣,田间地头拉家常,像咱农民的亲兄弟”的歌声,一首题为《县委书记》的MV就这样唱响网络。MV的制作者名叫铁曙光,现任河北省张北县某社区副主任,其歌颂的对象系张北县县委书记李雪荣。(4月7日《现代快报》)
在当
-
幕后 刘绍宽墓与刘公堂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公堂内景
民国《平阳县志》书影
《厚庄日记》手稿
《籀园笔记》书影
日前,平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评选结果揭晓,刘绍宽位列其中。刘绍宽
-
“喜喜”字源趣
-
作者:何悄吟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员外 对联 北宋 上联 汴京 楹联 故事 赶考 面试
-
描述:一公子模样的人激赏楹联,急忙进屋禀报,待马员外出来时,已不见了王安石的踪影,原来王安石忙于赶路,已匆匆离去。王安石在汴京的考试非常顺利,交了头卷,为此主考官特意传他去面试。考题是现场对联,考官指着大堂前飘扬的飞虎旗随口念出了“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的上联,要求王安石答出下联。王安石马上想起了马员外家门前的半副对联,立即以“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相对。主考官见他才思敏捷如斯,赞叹不已。
-
王安石之“喜喜”
-
作者:佚名 安频 来源:幸福(悦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员外 琴棋书画 四书五经 北宋 江宁 赶考 欧阳修 熟读 才女
-
描述:北宋时,20岁的王安石赴京赶考,到了江宁马家镇,该镇马员外正在征联择婿。马员外之女不仅俊秀,而且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马员外依女意以联择婿,门上所挂两盏走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