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71)
报纸(644)
学位论文(165)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43)
地方风物 (5)
地方文献 (5)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431)
2011(490)
2010(481)
2009(435)
2006(317)
2004(212)
2001(212)
1993(110)
1989(101)
1974(9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4)
抚州师专学报(66)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4)
内蒙古电大学刊(2)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中州大学学报(1)
刘备能用人不疑
作者:丑纪锐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备  三国鼎立  三国志  三分天下  诸葛亮  曹操  王安石  陈寿  人言  人才聚集 
描述:和用人不疑,既使人才各得其所,又能人尽其才。所以王安石在《诸葛武侯》诗中有:"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偏僻小镇缘何屡创“高考神话”
作者:应芳娟  来源:教育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神话  高考  汤显祖  王安石  老师  学校  北大  清华  优秀教师 
描述:50人考上清华北大!这是江西临川上顿渡镇两所中学在今年高考打造的"神话",一个小镇竟占整个江西省录取清华北大总人数的1/3!其中,仅临川一中一所学校就达到38人。诞生过王安石、汤显祖的"才子之乡
“春”字的秘密
作者:五三 SRAHOT  来源:世界儿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秘密  甲骨文  太阳  联系  王安石  树木  孟浩然  春节  北回归线  种子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论李白咏妇女的诗歌
作者:王定璋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妇人  李白诗  妇女题材  王安石  东海  战争  诗歌  突破传统  幽州  荷花 
描述:会里,其社会地位非常低贱,处于各种势力压迫之下而被视作玩物,无人关心她们命运和痛苦。能突破传统习
自首原则在宋代的适用——阿云之狱
作者:赵晓耕  来源:中国审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自首  宋代  司马光  审刑院  翰林学士  皇帝  宋神宗  枢密院  案例 
描述:《宋史·刑法志》中记载的"阿云之狱"案件,千百年来成为被后世人谈论最多的一个案例。何以会如此呢?因为此案关系到古代传统法律中最重要的刑法适用原则之一——自首的认定。
浅谈“诗眼”
作者:李盛仙  来源:长白山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生动形象  诗词  精炼传神  王安石  形容词  名句  春风  境界  艺术感染力 
描述:。说到"诗眼",人们总爱举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名句。诗中的"绿"字就是"诗眼"。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复改为"满"字
课堂问答
作者:班丽娜  来源:少儿科技博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课堂问答  诸葛亮  慈禧  恺撒  王安石  历史课  欧阳修  课堂气氛 
描述: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老师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唾,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
中国三千年来最动人的句子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纪事(纪实文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句子  后汉书  乐以忘忧  出师表  汉乐府  论语  李清照  诸葛亮  王安石  庄子 
描述:中国三千年来最动人的句子
走进茶的精神家园
作者:陈国水  来源:泉州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神家园  茶汤  王安石  老师  铁观音  流产  喝茶  饮茶  苏东坡  梳理 
描述:有关茶的话题甚广奥,上下几千年,纵横全世界,几次想归拢、梳理一下思绪,均告流产。今夜向圣诞老人交心,茶汤过量,耳中似有青蛙鼓鸣。平安夜难以"平安",整个身心被茶持续文化着。由是,半明半昧中,一脚跌进了茶的精神
国文
作者:暂无 来源:视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文  新年  孔尚任  王安石  孟浩然  范成大  除夕  童心  梅花  痴呆 
描述: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