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上)作业与练习题
-
作者:韩传达 来源:当代电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欧阳修 代表作 苏轼 李清照 王安石 柳宗元 周邦彦 辛弃疾 文学史
-
描述:。 4)周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__的兴盛,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_》。它收集了__中叶之前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作品,是我国文学成熟的光辉起点。
-
实话茶座
-
作者:暂无 来源:质量天地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城市生活垃圾 城乡结合部 不锈钢餐具 菌必治 新闻媒体 电视中专 应用技术 不可再生资源
-
描述:“人怕出名猪怕壮。”同样一件事,若是出在普通百姓身上,或许别人不怎么在意,可要是名人所为,别人就会“高看一眼”。从这一点上说,名人是应当把自己的“名”看重一点的。
-
苏轼不朽的文学精灵
-
作者:沈伯俊 来源:今日四川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巴蜀文学 王安石 中国文学史 欧阳修 北宋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地方官 黄庭坚
-
描述:苏轼不朽的文学精灵
-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论”文
-
作者:于琼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文心雕龙 写作特点 刘勰 文体 事理 言论 欧阳修 王安石 要点
-
描述:研求出一种道理。在论到这类文章的体制和写作特点时说:“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对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故其义贵园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这就是说刘勰认为,论有五个要点:一是辨明
-
曾巩诗词散论
-
作者:吴显泉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诗 诗歌 感物吟志 唐宋八大家 文心雕龙 王安石 欧阳修 表达 社会现实 梅尧臣
-
描述: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忧喜哀乐感激怨怼之情”,自有其独特的风格。一、拼击时弊,直抒胸臆诗,必须有感而发。所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曾巩的诗歌有着充实的内容和真挚的感情,有不少
-
语文知识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三国演义 柳宗元 出师表 欧阳修 醉翁亭记 赤壁之战 马克·吐温 王安石 形声字
-
描述:~~
-
《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序
-
作者:郑子瑜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成败论 修辞 唐宋八大家 疏失 古文 沈氏 十二律 王安石 位置
-
描述:按“洪钟”原作“黄钟”,为十二律之一,盖抽象律名,以对实物“瓦釜”,似未甚切,故为僭易“洪钟”。)夫驾罢
-
论宋代江西文化的发展
-
作者:杜文玉 罗勇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籍 书院 王安石 通志 欧阳修 发展文化教育 州府 徐熙 董源 漕运
-
描述:人洪迈就说过:“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东西,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而饶人喜事,又甲于江南。”③所谓“饶人喜事”,指的是江西境内的饶州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江南其他地区。不仅饶州如此,江西其他州县的经济、文化也都很繁
-
赏古诗典故析深邃哲理
-
作者:牛致远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达·芬奇 欧阳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典故 间接经验 王清任 古诗 饮食口味
-
描述:赏古诗典故析深邃哲理牛致远●拈来古诗话哲理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苏轼的这首诗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形象地阐述了以下哲理:(1)诗人围绕
-
合浦东坡亭记
-
作者:李国文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东坡 合浦 欧阳修 苏轼 文人 海南岛 宋神宗 作家 《萍洲可谈》
-
描述:合浦东坡亭记李国文近日,与友人游广西新兴城市北海,到所属合浦参观。那是个很古老的县城,以出产南珠闻名于世,有"合浦珠还"的传说。但更吸引我的,却是在廉州中学校园里的"东坡亭"。那是这位大文豪于宋绍圣四年(1097)谪放海南岛三年后,元符三年(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