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新闻批评自由应是我国新闻立法最基本的宗旨
-
作者:庞战秋 来源:当代法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批评 新闻自由 新闻立法 新闻法 保护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舆论监督 基本的 法律体系 制约
-
描述: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为此,报告中
-
对李清照《词论》批评晏、欧、苏三家的理解
-
作者:胡学琦 来源: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晏殊 欧阳修 苏轼 文学批评
-
描述:本文分析了晏殊、欧阳修、苏轼三人不程度不等的“以诗为词”现象,论证李清照《词论》中“皆句读不葺之诗耳”是对晏、欧、苏三人的批评,从而否定有的研究者认为清照此语仅是对苏轼一人的批评的结论。
-
忧郁的历史:诗与典——诗歌批评的策略与向度之一
-
作者:焦亚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批评 钱锺书 历史典故 古典诗人 语言观念 诗歌创作 王安石 外部世界 诗歌用典 刘禹锡
-
描述:忧郁的历史:诗与典——诗歌批评的策略与向度之一
-
从国家考试的立场看八股文:论艾南英对八股文的建设性批评
-
作者:陈文新 王炜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艾南英 晚明 晚明 八股文 八股文 国家考试 国家考试 建设性批评 建设性批评
-
描述:南英将八股文提升到载道的高度,倡扬八股文稳实周密、醇正典雅的审美风貌。艾南英对一部分八股文的批评,所体现的乃是建设性的品格。
-
李壁《王荆公诗注》的诗学批评
-
作者:何泽棠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诗 诗歌注释 诗学批评 创作方法
-
描述:效果进行点评,从而揭示了王安石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
试论胡应麟的潘岳、陆机比较批评
-
作者:曾毅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比较批评 陆机 风格特征 潘岳 诗歌批评 创作成就 西晋诗歌 文学批评 发展趋向
-
描述:潘岳、陆机二人以各自不同的创作面貌和风格特征出现在西晋诗坛上,并以丰硕的诗文创作留名于文学史,这一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学习、模仿的典范,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也引起后人对二人风格特征有何不同及创作成就孰优孰劣等问题的评论,这
-
论汤显祖的诗学观与晚明曲学批评
-
作者:黄振林 李雪萍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学 晚明曲学 传奇批评
-
描述:集中体现了汤显祖诗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即倡导"意趣神色"的诗学本质观,讲求"字句转声"的曲学声律观,和追寻"率性而已"的诗学实践观。
-
性别与戏曲批评:试论明清妇女之剧评特色
-
作者:华玮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妇女 中国戏曲批评 汤显祖 《牡丹亭》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
描述:其中以汤显祖的《牡丹亭》着墨最多,成就和贡献也最大。例如清康熙甲戌(1694年)刻成的《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三妇评本》),在中国戏曲评点史上就有着特殊的地位。
本文主要从批评的角度
-
吴炳与粲花
-
作者:宜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 吴炳 吴炳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
描述:吴炳与粲花
-
吴炳剧作研究
-
作者:张雅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粲花斋五种》 轻喜剧
-
描述:,又能严守音律。吴炳的剧作在审美品格上更加重视喜剧性和娱乐性,追求令人解颐的喜剧效果,在喜剧性格的塑造和喜剧情境的营造方面显示了高超的技巧。他的喜剧场面不大,矛盾冲突不十分激烈,剧情的发展多带有浓郁的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