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37)
报纸(254)
学位论文(35)
图书(12)
会议论文(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51)
地方文献 (125)
地方风物 (33)
宗教集要 (12)
红色文化 (11)
非遗保护 (10)
才乡教育 (5)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3(67)
2012(81)
2011(65)
2010(70)
2007(42)
2005(24)
2004(21)
1998(19)
1989(12)
1985(8)
按来源分组
福建茶叶(3)
健康必读(1)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1)
小学教学参考(1)
新课程(上)(1)
各界(1)
北江情(1)
时代文学(1)
三角洲(1)
石油学报(1)
四书五经融通视域的罗汝芳心学易学
作者:张沛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易学  融通  生生  乾坤   
描述:打通、彼此开放的四书五经基础上的一体圆融之学。由是,近溪之论《易》多与其它经典相联,其易学亦呈现出不拘一格的浑融气象。
北宋翰林图画院制度的美术教育探究
作者:梁田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翰林图画院  画学  王安石  考试制度  教育模式  制度影响  北宋初期  选拔制度  绘画 
描述:虽然在北宋前期,画院出现的同时,正式的画院教育机构并未形成。但是,类教育模式在画院的制度影响,还是暗暗地存在和发展着的。画院的录用选拔制度、递迁制度都对画院的美术教育甚至是民间的美术教育产生深深
王益,多重角色的自我膨胀和迷失
作者:刘欣然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益  迷失  膨胀  国家开发银行  博士生导师  金融系统  北京大学  “水货” 
描述:和迷失,也成为我们这个大潮奔涌、急剧变革、泥沙俱下的时代光怪陆离的一个缩影。
新课程的历史课堂应注重心理培养
作者:冯亚芳  来源:文学教育(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堂  学生时代  历史教师  学习动机  智力水平  智力因素  传统教学  培养学生  王安石  自信心 
描述:马,即所谓的"前十名现象"。原因何在?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描述的锦溪儿童仲永在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
由拿手菜看王益三的烹饪美学(
作者:纪世超 于玲玲  来源:中国烹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烹饪技艺  烹饪技艺  美学  美学  鲁菜  鲁菜  鱼翅  鱼翅  美食  美食  浙菜  浙菜  名厨  名厨  调味  调味 
描述:全鱼、凤凰鱼翅、茄汁白花鸡排等多款菜点,均在厨厂为流行,引领风骚至今。”
高校图书馆应是数字环境校园阅读的倡导者
作者:田瑞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字环境  数字环境  高校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职能  职能 
描述: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如果过分强调数字技术的应用,像某些人寓言的那样——实体图书馆将会消失,并不是危言耸听。面对这种形势,高校图书馆应更加重视推动校园阅读活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说,推动校园阅读活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职能。
春天的歌手:王湾《次北固山》新赏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固山  王湾  河岳英灵集  初盛唐  全唐诗  洛阳市  歌手  胡应麟  潮平  两岸 
描述:如同百川之奔赴大海,百花之朝向太阳,不分肤色和国籍,世上的芸芸众生都向往和喜爱春天,而和青春做伴的诗人呢,他们更是春天的歌手。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的英国名诗人布莱克,他在《致春天》一诗中直抒胸臆:"人们载歌载舞欢呼你的莅临,啊,春天!"而中国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颂,更
心学视野的人道之省思:试论陆九渊的学理建构
作者:张路园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心  易简工夫  切己重实 
描述:在儒学发展史上,宋儒重建了原始儒家的心性之学。作为心学体系开创者的陆九渊,立足于对"如何做人"之人道问题的省察,以其对心体的体认、易简工夫的自信和切己重实的推重,昭示了其学理建构在人道思想上的独特慧识,其对人道的观照亦呈现出鲜明的主体性、实践性品格。
伊儒语境的身、性、心、命内涵试探
作者:马廷义  来源:伊斯兰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伊斯兰教  穆斯林  气质之性  真主  陆九渊  语境  董仲舒  王阳明  中国儒家  灵魂 
描述:人类,是物质和精神合而为一的产物,身、性、心、命则是对人的自身人性与精神、人与宇宙、人与天地万物,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命题。伊斯兰教和中国儒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刻研究,并在各自不同的语境,赋予
礼乐教化视野的周代射礼探究
作者:杨兴英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射礼  周代社会  礼乐教化  周礼  文化内涵  礼仪  教育  主要形式  我国古代  礼乐文化 
描述:的特点,同时其中也蕴含着与周代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