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96)
报纸(38)
学位论文(36)
图书(27)
会议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96)
地方文献 (200)
非遗保护 (11)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49)
2012(61)
2010(58)
2008(38)
2007(52)
2006(47)
2002(20)
2000(13)
1999(17)
1994(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68)
戏曲研究(23)
戏剧文学(18)
四川戏剧(3)
书屋(3)
艺术评论(2)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
长沙大学学报(1)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
人文杂志(1)
《牡丹亭》与昆曲的审美特征
作者:朱伟明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审美特征  昆曲  审美精神  艺术特质  杜丽娘  审美风格  魏良辅  明代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最重要的剧作,同时也是昆曲中最受欢迎的剧目,从明代问世之初的风行到20世纪末世界各地的热演,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人们已无法从自己的文化记忆中将《牡丹亭
江西十大名医(续)
作者:杨卓寅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痰火  龚居中  十七世纪  后世影响  名医  生卒年代  科学技术  明代  病因病机  证治 
描述:百效全书》、《外科百效全书》等,其中流传至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当推《红炉点雪》。解放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曾出版排印本《红炉点雪》原名《痰火点雪》,是论述“痰
《牡丹亭》的戏外话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伤时  明代  万历  潘之恒  冯梦龙  演出 
描述:明代万历二十六年秋天《牡丹亭》付梓,到青春版《牡丹亭》上演后的今天,《牡丹亭》已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但这篇文章却给人以新的视角。也许,我们可以从周先生的戏外话里感到一点弦外之音,也许
“起死回生”诗趣说
作者:陈养彪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画诗  王安石  欧阳修  构思  贾岛  徐渭  明代  俗语  语言  诗趣 
描述:明代徐渭的一首题画诗(画名《柳亭送别图》),构思命意既巧又绝: 东边一棵树,西边一棵树。 南边一棵树,北边一棵树。 纵然碧丝千万条,哪得绾得
《胡应麟年谱》补正
作者:陈卫星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历史学家  生平研究  专题研究  藏书家  学问家  文献学  明代  文学  《胡应麟年谱》 
描述:《胡应麟年谱》补正
八股文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股文  科举考试  王安石变法  诗赋取士  文体  时文  中国  现当代文学研究  明代  清代 
描述:八股文
半塘故事
作者:徐文高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地名  明代  虎丘  董小宛  清代  会馆  王安石  唐代  历史上 
描述:半塘,顾名思义就是山塘之半,位于山塘街中部,是历史上七里山塘浓墨重彩的一页。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这个地名。赵嘏有《入半塘》
临川古代演出场所之变迁
作者:肖爱民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台建筑  演出方  临川  汤显祖  厅堂  场所  教坊  戏曲表演  勾栏  明代 
描述:在正式的戏台产生以前,临川境内早期表演场所主要集中在厅堂、戏场、勾栏、王府教坊等。一、厅堂厅堂是中国演出史上一种特有的演出场所,在戏台产生以前及戏台出现以后,这种表演场所及演出方式从
遗产
作者:王巧玲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判吸收  明代  阳明心学  思孟学派  宋明理学  陆九渊  影响深远  王学  明末清初  学说 
描述:字伯安,余姚人,因晚年居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他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了朱熹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钱穆评价他是明代学者的重镇
王骥德传略考辨
作者:姚柯夫  来源:文献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曲律  西厢记  明散曲  汤显祖  考辨  传奇  传略  曲家  明代 
描述: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发展史上,明代王骥德的《曲律》,是一部门类详备、内容精湛、最早论述关于南北曲作曲的著作。论者说它功令条教,胪列具备,真可谓起八代之衰,厥功伟矣;自宫调以至韵之平仄,声之阴阳,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