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46)
报纸(336)
学位论文(19)
图书(9)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774)
历史名人 (138)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82)
2012(119)
2011(80)
2010(110)
2009(75)
2008(93)
2007(62)
2006(43)
2003(8)
1994(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2)
剧影月报(18)
现代苏州(6)
文化艺术研究(3)
戏剧之家(2)
考试(高考文科版)(1)
天涯(1)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1)
中国科技博览(1)
文学界(理论版)(1)
戏曲电视剧漫笔
作者:周传家  来源:大舞台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电视剧  戏曲艺术  电视艺术  假定性  心文化  电视手段  《牡丹亭》  锡剧  浪漫谛克  昆曲 
描述:代,古老的戏曲艺术遇到麻烦,滑入低谷。为了摆脱面临的危机,适应新的时代,不得不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和新的传播方式,以超
让更多的古典戏曲名著搬上昆剧舞台:谈昆剧剧目建设中的一个问题
作者:王海清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上海昆剧团  《桃花扇》  《牡丹亭》  《长生殿》  《西厢记》  舞台  江苏省  昆曲  剧目 
描述:一、昆剧搬演古典戏曲名著的意义 新时期以来,幽兰飘香的昆剧舞台上,一批古典戏曲名著焕发异彩,格外引人注目,例如江苏省昆剧院的《牡丹亭》、《还魂记》,《桃花扇》,北方昆曲剧院的《西厢记》,上海昆剧团
慈父般的师尊-沈世华谈俞振飞老师
作者:宋铁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院  上海  老师  折子戏  中国戏曲  昆曲  牡丹亭  排练厅  演员  学生 
描述:淡到服装的合身与否,她都要仔细查检,不合适的地方便亲自动手为之修整;演员出台,又到侧幕去把场。看她那忙乎劲儿,真比自己演唱一出还劳累。
青春靓丽 至情无敌——记白先勇倾情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卢炜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至情  昆曲  爱情主题  文化融合  苏州  文化积淀  柳梦梅 
描述:中的中国根。著名的游子作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昆曲之旅》中如是说:“有时候想(家)得特别厉害,可是这个家呢,既不是在桂林,也不是在台北,当然更不是在纽约。这个家并不是具体的家、具体的房子,那它究竟
“非物质”的物质化生存
作者:暂无 来源:新经济导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质化  《牡丹亭》  民族歌舞  中国文化  国内外  昆曲  曲艺  皮影 
描述:当德云社和郭德刚红遍大江南北时,难道相声迎来了第二春了吗?当青春版《牡丹亭》唱响国内外时,难道昆曲开始姹紫嫣红了吗?事实上不是。曲艺、皮影、剪纸、木偶、绘画、雕刻、陶瓷、建筑、各民族歌舞……各种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钱永平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剧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戏曲研究  牡丹亭  昆曲  保护研究  傀儡戏  戏曲表演 
描述:戏剧研究(一)昆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吴新雷在会议开场报告《当今昆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宏观考量———以“苏昆”青春版和“上昆”全景式为例》追溯历史,着眼当下,对经典昆曲《牡丹亭》和《长生殿》近年来
笛王许伯遒与梅兰芳
作者:许国杭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兰芳  昆曲  舞台演出  三十年代  五十年代  唱腔  四十年  俞派唱法  吹奏  南柯记 
描述:先叔许伯遒先生自幼受家庭薰陶(先叔爷友皋公能唱昆旦,喜吹笛),又天赋禀厚,十岁时已能按谱奏曲,颇有昆味。他先从名笛师方萼亭学笛,十四岁那年,在上海一次昆曲清唱中,吹奏[千
让昆剧焕发青春
作者:李太成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年纪念  文化部  昆曲  昆剧  舞台  继承革新  唱腔  质量  牡丹亭  艺术经验 
描述:必须使昆剧跟上时代步伐,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革新,使这一古老剧种焕发青春。为此,两省一市一起商订了一个方案,并作出了具体计划。根据计划,上海方面着重抓了两方面的工作。
阿甲谈上海昆剧团赴京演出
作者:徐城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副主席  首都  上海昆剧团  唱腔  演出  严寒天气  动作  中国京剧  牡丹亭 
描述:,并诚恳征询对“上昆”此次演出的意见。
向姚传芗老师学《题曲》
作者:王奉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秀传统  张宗祥  昆曲  老师  牡丹亭  抗战后  二十年代  传习所  剧作家  传奇 
描述:老师抗战后则未演过,至今算来已有四十五年之久了,因此现在的有些观众甚至行家也只是听说过,而没看过演出。《题曲》写扬州才女乔小青夜读《牡丹亭》,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