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谈“人比黄花瘦”
作者:吴学伟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情趣  黄花  易安  王世贞  社会环境  音律  宋代  晏几道  文官制度  代表 
描述:李易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人比黄花瘦"这句,历代评家多有叹赏,基本上都对句中"瘦"字称妙。明·王世贞的意见可为代表:"词内‘人瘦也,比梅花,
浅析富而不强的宋朝
作者:张晓英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国史大纲》  积贫积弱  中国历史  1939年  富国强兵  宋代  王安石 
描述:点就是“积贫积弱”,并由此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朝代。
最高层
作者:张群益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云遮  王安石  虚实结合  飞机  现实生活  宋代  应知  自信  鸡鸣 
描述:宋代的王安石,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登飞来峰》一诗中写道: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即景抒怀,虚实结合,表现出了改革家的高瞻远瞩和乐观自信,千百年来
总有好运在眼前
作者:高兴宇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年  上联  宋代  赶考  马灯  悬挂  应考  王安石  主人  情景 
描述:宋代,有位年轻人进京赶考。路上,他见某户人家的大门外悬挂着走马灯,灯上写着上联"走马灯,马灯走,灯熄马停步",下联没有,便暗自记在心中,寻思下联怎么个对法。第二天,这位青年应考,主考官指着一杆飞虎
又臭又长的裙带
作者:蹇庐氏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裙带资本主义  蔡京  王安石  清波杂志  飞黄腾达  童子军  带现象  公平正义  妻子  宋代 
描述:,就一般人性来说,大丈夫抓着妻子的腰带才飞黄腾达,即便满面红光也无脸见人。 作家欧阳山在小说《三家巷》里写铁匠周铁的夭儿周炳,“凡是见过他一面的人,没有不说他英俊漂亮的。”然而,父亲见儿子如此美貌却很不高兴:“咱们是卖力气的人家,有两只胳膊就够了,要那副脸子干什么!莫非他将来要去当堂倌?莫非他将来要去唱花旦?莫非他将来靠相貌卖钱?莫非他将来靠裙带吃饭?” 瞧,“靠裙带吃饭”,便是连铁匠也深以为耻的。 然而,这条裙带,虽然臭却又很长,就像毛泽东老人家讥刺的“臭婆娘的裹脚布”。 缘此,这条又臭又长的裙带,又衍生出“裙带资本”,即密友资本、朋党资本、权贵资本——关系资本,由此而出现的“裙带资本主义”便是一种畸形的坏的市场经济,某些人通过权势和关系寻租致富,成为既得利益集团。
元旦诗话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学士  元旦  王安石  宋代  风送  爆竹  梅花  诗话  气势  充溢 
描述:元旦抒怀,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学士的一种情趣,为诗坛留下了不少佳句。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的有声有色,气势恢宏,充溢一种革故鼎新
漫谈宋词中的高楼意象
作者:刘艳平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意象  唐诗  宋代  危楼  可摘  景致  晏殊  楼上  读到 
描述:不知从何时起,高楼这一景致开始被文人们喜欢,儿时学唐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让我们记住了高楼那高耸陡峭的严肃。而当读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则知道了登高楼可以望远的道理。直到看到"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时,才发觉那看似威严耸立的高楼能令人如此伤心暗淡。
米芾的“怪诞”
作者:晏建怀  来源:侨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徽宗  宋代  士大夫  书法  涟水  砚台  蔡京  癫狂  米芾  曾布 
描述:他喜欢唐装,帽子、袍子、鞋子以及其他着装打扮,均仿效唐代"流行风"。他定居京城开封时,乘轿出门,经常戴一顶高檐帽,因为帽子
博观约取与宋诗之学唐变唐:梅迪奇效应与宋刊唐诗选集
作者:張高評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雕版印刷  本文化  宋代  唐人  王安石  宋人  文化研究  宋诗  唐宋  流通 
描述:上北宋右文
汪藻及其四六文研究
作者:施懿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六文  宋四六  文化研究  王安石  宋代  舍人  生平  二十年  特色  张邦昌 
描述:汪藻四六文"游乎苏、王之间",可谓"集大成"者:一方面承继苏轼的散体四六行云流水的风格,语言明畅,气机灵动,自然流畅;另一方面又承继王安石四六"谨四六之体"的做法,製作得体,对仗工整,不出四六文写作之常格。这样,汪藻四六就兼具北宋四六两派的优点,成为南宋四六的典型代表。北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