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应是写给自己看
-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总结应是写给自己看
-
从《资治通鉴》看司马光其人
-
作者:栾淑玲 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新法 四库全书总目 社会经济发展 史料价值 工作作风 政治实践 认真负责
-
描述:从《资治通鉴》看司马光其人
-
黄鹤楼上看武汉
-
作者:吉彭信 来源:中美周报 年份:194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黄鹤楼上看武汉
-
走出庐山看庐山
-
作者:李贤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山 王安石变法 《题西林壁》 河南汝州 创作冲动 哲理诗 苏轼 不同角度 文学家 李贤
-
描述:走出庐山看庐山李贤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谪居黄州。当了4年团练副使之后,于元丰七年(108年)四月下旬.在调往河南汝州赴任期间,他第一次游历庐山。前后历10余大,从山南到山北,从山
-
看昆曲《牡丹亭》
-
作者:仲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艺术魅力 汤显祖 昆曲 京剧院 柳梦梅 剧作家 改编本 折子戏 寻梦
-
描述:·惊梦》和《拾画·叫画》,但象《劝农》、《寻梦》、《冥判》、《问路》、《硬拷》等折却已不经见.这次演出的改编本,为了贯串这本戏的前后情节,并保存原作中对于柳梦梅和杜丽娘之间的纯洁爱情的成功的描写,故撇去一些次要的情节,把这一部篇幅浩瀚的、需要几
-
在南昌看《牡丹亭》
-
作者:查振科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杜丽娘 戏剧文学 柳梦梅 文学发展 创作成就 南昌 关汉卿
-
描述:在汤显祖的故乡观看他的经典之作《牡丹亭》,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件幸事。这位生活在16至17世纪的戏剧大师,他的创作成就了我国戏剧文学的一个高峰,与关汉卿、王实甫、洪昇、孔尚任一起,成为我国戏剧文学发展当之无愧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临川四梦尤以《牡丹亭》为最,正如他自己所说,得意处惟
-
从《宋论》看王夫之的史论特点
-
作者:高平 来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夫之 《宋论》 王安石变法 经世思想 历史比较法 史论 宋太祖 治乱兴衰 历史辩证法 历史事实
-
描述:从《宋论》看王夫之的史论特点
-
从“歃血为盟”看华夏崇拜
-
作者:勾承益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歃血为盟 古代中国人 华夏 诸侯 “盟” 祖先 《左传》 血祭 《周礼 崇拜意识
-
描述:一会,十二年一盟。”这里,“朝”特指晋见天子,“会”则指诸侯相见。“再会而盟”显然是诸侯间的会盟,属于平等(尽管有爵位高下、国力强弱之分)的彼此间的外交事务。《谷梁传·僖五年》“尊则不敢与盟”是其证。
-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格魅力
-
作者:葛继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魅力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叶 文学史 变法思想 文坛领袖 四川 苏洵
-
描述: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我国文学史上诞生了一位独具人格魅力的大文豪--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堪称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有<东坡文集>、<东坡东府>等.
-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哲学思想
-
作者:杨小燕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
描述:的个性,主张至情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