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93)
报纸(639)
图书(387)
学位论文(21)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42)
地方文献 (185)
宗教集要 (29)
红色文化 (27)
地方风物 (27)
才乡教育 (21)
非遗保护 (14)
文化溯源 (6)
按年份分组
2014(432)
2010(144)
2007(103)
2006(112)
2005(103)
2003(74)
2001(65)
1995(70)
1991(27)
1986(25)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2)
北京档案(8)
上海戏剧(5)
中国集成电路(3)
江西教育科研(3)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
湖北档案(1)
中国地方志(1)
云南档案(1)
观察与思考(1)
中国最后的压寨夫人
作者:周凯莉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妇人  杨炳  湘西  游客  贫困  故事  皱纹  苗寨  清澈  丈夫 
描述:皱纹、贫困或者其他,都没能改变杨炳莲眼神里的清澈与平和。这个90多岁的老妇人被称做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机会——在湘西的苗寨里,和她合一张影。
多数“中国制造”其实应是“中国组装”
作者:暂无 来源:金融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制造”  《纽约时报》  商品供应 
描述:美国《纽约时报》日前载文指出,虽然中国向世界供应大量商品,但多数“中国制造”产品的更恰当标签应是“中国组装”。[第一段]
古乐发隐(嘉峪关魏晋墓室砖画乐器考证新一版)
作者:牛龙菲  来源:甘肃人民出版社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乐器  考古  中国  考古  古乐器  中国  音乐史  中国  古代  资料 
描述:古乐发隐(嘉峪关魏晋墓室砖画乐器考证新一版)
黄鹤楼诗词联文选
作者:刘正国编选  来源:武汉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诗歌  作品集  中国    文学  作品集  中国  对联  作品集  中国 
描述:黄鹤楼诗词联文选
抚州采茶戏的历史回顾、发展前景及相关问题
作者:黄建荣 高赟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地方戏  地方戏  历史回顾  历史回顾  发展前景  发展前景 
描述:誉和影响。抚州采茶戏在今后发展中存在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是:恢复部分专业剧团,加强现有专业剧团的队伍建设;舆论宣传与激励措施相结合,扩大抚州采茶戏的普及面;走市场化运作之路,让抚州采茶戏尽快走向全国。
江西省乐安县民俗“装故事”的历史与发展
作者:卢芳 杨易  来源:新课程(中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装故事  抬儿郎  打秋千  民俗文化 
描述:从明万历年间起,江西省乐安县湖屏坪村就流传着一种规模盛大的民俗活动"装故事",湖坪"装故事"传统活动时间是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五。随着历史的发展,"装故事"由单纯的驱瘟避邪形式,而逐渐演变成一种祈福酬神
《闹道场》的哲学色彩及其历史延续
作者:林明华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封建统治  统治思想  哲学  《牡丹亭》  白娘子  爱情故事  中国文学研究  李香君  中国古代戏剧 
描述:浓厚的哲学色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拟考察《西厢记》中《闹道场》一折的哲学色彩以及这种哲学色彩在明清五大名
《北道刊误志》残本及其反映的历史地理问题
作者:李孝聪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刊误  北道  熙宁  宋神宗  历史地理  北宋中期  宋辽关系  《太平寰宇记》  州县  黄河 
描述: 《北道刊误志》是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瓘奉诏编纂的一部地理志书。“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以后宋辽关系缓解,每年双方都互派使臣交贺“生辰”、“正旦”,如遇旧君去世或新主登基,还有“告哀使”、“告登宝位使”的派遣和“祭奠使”、
汤显祖“四梦”及批评的历史影响
作者:何玉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自万历八年(1580)汤显祖的第一部作品《紫箫记》起,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杰出的古典作品《牡丹亭》传奇问世,再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十九年(1601),《南柯梦》、《邯郸梦》相继创作而
历史地理视角下的王安石变法
作者:陈晓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改革  改革  历史地理视角  历史地理视角 
描述:讨论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免役法和农田水利法中的各种历史地理现象。这五项新法是王安石变法中影响最大、最富代表性的几项内容,而在本文的研究中,每项新法都会从一个典型历史地理问题入手,进行讨论。本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