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跋”写作摭谈
-
作者:张成恩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动机 序跋 “序” 王应麟 文体 题记
-
描述:语等等。“序”有自序、他序、代序之分。
-
久雪终会有晴时:读王磐“北南吕·一枝花”《久雪》
-
作者:朱晨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磐 汤显祖 王骥德 散曲 词人 徐渭 曲律 曲论
-
描述:持朝政,下对百姓百般盘剥,民众苦不堪言。当此乱世的曲家王磐,借曲抒情,影刺现实。《久雪》一曲一反以往文人咏雪、赏雪、赞雪的笔调,痛斥雪的祸害。此曲构思独到之处就是将曾被当作纯洁无暇或昭示丰年的雪比作了当时社会上的邪恶势力,而且巧妙地围绕大雪及其久下不停所带来的灾害层层铺叙,并诅咒其终将被烈日春风所烤化吹融,从侧面对恶势力加以嘲讽,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第一支曲[一支花]开头就连用“乱飘”、“密洒”、“恰飞”、“又舞”四个动词性短语,使得铺天盖地、飘飘扬扬的大雪在顷刻之间迎面扑来。这真是一场飞扬跋扈的大雪!瞧,雪花飞窜在“燕塞边”,飘落在“程门外”,飞舞在“梁苑”里,徘徊于“灞桥”上,似欲摧毁世间万物。“燕塞边”、“程门外”、“梁苑”、“灞桥”四个典故构成两组对偶,使读者由眼前上下弥漫、四方飞舞的雪花想到了:燕山大如...
-
“解官制胜门生礼,惭负君恩隔九重”——欧阳修与晏殊的恩怨
-
作者:张再林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晏殊 北宋 中国 文献资料 人际关系 古代文学史
-
描述:“解官制胜门生礼,惭负君恩隔九重”——欧阳修与晏殊的恩怨
-
得意惟在牡丹 好梦始于游园——《牡丹亭·惊梦》赏析
-
作者:王茂恒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紫钗记》 传奇 浪漫主义 道人 临川四梦 戏剧家 戏曲史 赏析
-
描述:牡丹亭梦》。
-
自唱的悲歌——晏殊《山亭柳·赠歌者》赏析
-
作者:柏秀娟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歌 知音 晏殊 赏析 声调 阳春
-
描述:宋西昆派的后期诗人,诗作多至一万多首,但他的主要成就,主要是在词的创作上。有《珠玉词》集,存词一百三十多首。他的词和婉明丽,常以
-
“脸”字小考
-
作者:宋蕾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脸” 小考 《破阵子》 《江城子》 《浣溪沙》 现代汉语 晏殊 张泌
-
描述:是“红脸”这个“脸”字应该怎么解呢其实,“脸”字所指并非今天我们以为的脸。“脸”是个后起字,在古代汉语中是用“面”指今天的“脸”。“面”为象形字,其起源大大早于“脸”字。《易经》中就有卦辞:“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疏:“小人处之,但能变其颜面容色顺上而已。”)《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上接封三)“脸”字经历了由“部分”到“整体”的字义变化,这是词义转移的特殊一类,即表示部分的字从所在的义场转向表示整体的义场。“脸”是个后起字,整个上古时期都是用“颊”指面颊,“脸”由“颊”义渐渐转变成“面”义,指整个面部,但原先“脸”在词义场中占有的“面颊”意义的位置空了出来,还是用“颊”字。“面”字的最初意义也并未完全消失,在现代汉语中仍保留有“面子”、“面霜”、“洗面奶”等词。“脸”字小考@宋蕾$北方...
-
苏轼:想当然耳
-
作者:傅嘉明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轼 梅尧臣 皋陶 北宋 孔融 曾巩 苏东坡 曹操 文章
-
描述:自己的门生同乡曾巩所作,为避嫌疑,建议列为第二名。苏轼在这篇文章中用了一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理,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欧阳修和梅尧臣都不知典自何出,但彼此又不便明说,于是都存疑在胸。后来,在拜师宴上,欧阳修忍不住问苏轼:“你说的帝尧与皋陶
-
聚焦点更应是闪光点:参赛演讲稿写作的要领之一
-
作者:张宏梁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讲稿 演讲稿 闪光点 闪光点 聚焦点 聚焦点 写作 写作 参赛 参赛 演讲学 演讲学
-
描述:演讲稿的应用十分广泛,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其分类也多种多样。一般探讨演讲学的教材和资料上是这样划分的:
-
“沧海一粟”的“粟”应是沙
-
作者:秦伯余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语 成语 谷子 谷子 大海 大海 解释 解释 海里 海里 苏轼 苏轼 小米 小米 生长 生长 田园 田园 米粒 米粒
-
描述:沧海一粟,是常见的成语,常用来比喻极其渺小。但对字面意思的解释,"大海里的一粒小米",细细想来,我们就会觉得这样解释欠妥。大海不是农田,海里也不会生长谷子,哪里来的谷粒、米粒?成语"沧海桑田",本义是"大海变成田园,田园又变成大海"。田园里可以生长谷子,这是常识。但是沧海里一般不会种
-
著名学者的“父冠子戴”之误
-
作者:陈圣宇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中国思想史 古籍出版 礼教 妇女 历史学家 学者 周文 四库禁毁书丛刊 蔡尚思
-
描述:研究中国思想史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但俗话说"智者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