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老师”吴宏聪
-
作者:胡梅仙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第一次见“太老师”吴宏聪,是我进入中山大学读博士第一学期的中秋节。太老师见我们一群人陆陆续续地进了他的家,他脸上的喜悦不能掩饰。估计这是来看他的学生中最多的一次了。我的导师吴定宇那年招了四个博士,再加上在校和已毕业分配在广州的师兄师姐们,共有十几个。太老师听力不太好,和我们交流主要借助于记事板
-
习近平唁电别大师 吴宏聪教授遗体告别仪式昨在穗举行
-
作者:林世宁 黄爱诚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8月20日本报报道
告别仪式现场
羊城晚报讯 8月21日,广州银河园白云厅哀乐低回。人们在这里送别一代名师———教育家、著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中央直管联系专家、中山大学教授吴宏聪。吴宏聪因病
-
对话 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诵读 对话嘉宾:中国少先队事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羊城晚报:为什么中国少先队会“介入”国学教育?
吴宏: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好少年”,国学教育恰好能跟这“四好”对上号。过去少先队讲“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
曾经师从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王力等大师 中大著名教授吴
-
作者:林世宁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世宁报道:17日上午10时,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系主任20多年的中山大学著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宏聪先生病逝,享年93岁。
吴宏聪先生是广东蕉岭人,生于1918年,1938年
-
连任22年中文系系主任,终身育人,甘为人梯,他已是中山大学
-
作者:林世宁 马海洋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吴宏聪与沈从文夫妇
吴宏聪教授1946年5月,西南联合大学解散前夕中文系师生合影。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骏斋、余冠英、王力、沈从文。吴宏聪(第三排右七,穿浅色西装者)时任中文系助教。(本版图片由家属提供)
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图书馆一隅,两排书架上摆满
-
媒体高度评价“胡吴会”,海协海基确定6月复谈 大陆赴台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综合消息 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昨天上午表示,将接受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邀请,于6月11日到14日前往北京展开两岸周末包机、大陆观光客赴台事宜的商谈。这是1999年以来,两岸两会首次重新展开互动。
据《东南快报》报道,江丙坤召开记者会宣布,他已责成尽速筹组谈判队伍,除海基会人员外,还会包括相
-
14 28广州这一刻 满城咽泪为逝者送行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冯小静 王倩 夏杨吴彤 陈学敏 郭尧 邝穗雄 实习生 宋石长
昨日14时28分,这座有2222年历史的城市霎时屏住了呼吸,上千万广州人的心奔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羊城大街小巷哀思弥漫,处处涌动着爱的力量。
■北京路
喧嚣尽歇
上千人淋雨寄哀
■上下九垂暮老人
独自
-
一世倾情《羊城晚报》 九旬张伯那份执着很罕见,那份快乐很醉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读报、剪报,十年如一日。虽身处闹市,张伯总在阅读中追寻着宁静
社区红人馆
一本、两本、三本……喜欢一样东西,能坚持多久?90岁的老人张伯,捧出厚厚的15叠剪报铿锵地回答,爱了一辈子《羊城晚报
-
越南选手淘汰陈郁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越南选手淘汰陈郁
-
深发展否认并购传闻 据称传闻源头应是新桥,意在吸引更多
-
作者:陈道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发展否认并购传闻 据称传闻源头应是新桥,意在吸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