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雪芹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
作者:端木蕻良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唯物主义 红楼梦 汤显祖 贾雨村 阴阳 根本思想 阶级斗争 唯心主义 封建社会
-
描述:文人,大肆吹嘘什么圣朝盛
-
从一篇黑文看罗思鼎们对宋史和王安石变法的懵懂无知(对《从王
-
作者:邓广铭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罗思 考略 司马光 中国封建社会 四人帮 生产关系 儒法 论战 封建制度
-
描述:显赫地位,而且用了通栏的大字标题。这种做法,开前所未有之先例,也是“四人帮”在北京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先后炮制的黑文从未受到过的宠幸。可见罗思鼎的这篇黑文受到“四人帮”的何等重视。
-
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
-
作者:袁行霈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维诗歌 诗歌创作 画意 禅意 禅宗 世界观 胡应麟 禅学 境界 唐代
-
描述:响,是有一定道理的。
-
关于《话柳永》的学术通信
-
作者:周子来 罗忼烈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镇江府 王应麟 明万历 社会科学 浙江庆元 宋元 宋理宗 编辑 学者
-
描述:庆元人,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举进士,官至
-
派性考略
-
作者:唐振常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德裕 王安石 宦官 朋党斗争 党人 太学生 牛僧孺 党锢之祸 新旧党争 牛李之争
-
描述:派性是由宗派产生的。毛泽东同志说:“宗派,我们的祖宗叫作‘朋党’,现在的人也叫‘圈子’,又叫‘摊子’,我们听得很熟的。”本文目的。在于论证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几次朋党斗争,他们的派性之异同。这里仅就东汉的党锢之祸、唐朝的牛李之争、北宋的新旧两党和明末的东林与非东林四次最大的党争加以考察。
-
关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的名称问题
-
作者:金景芳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帛画 郑玄注 名称 统治阶级 礼记 周礼 丧礼 问题 普通名词
-
描述: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比较典型,值得重视。关于这幅帛画的名称,在《文物》杂志上看到三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说是“非衣”;有的说是“画荒”;还有的说是“铭旌”。经过了仔细地研读三种意见之后,我认为铭旌的说法是正确的,但论证还嫌不够充
-
昭君自有千秋在-从董必武同志的吟昭君诗谈到王昭君的艺术形象
-
作者:刘先照 韦世明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昭君 艺术形象 和亲 董必武 汉元帝 毛延寿 呼韩邪 正确评价 王安石 白居易
-
描述:在内蒙呼和浩特市郊的昭君墓前,矗立着一块闪耀着金字的石碑,上面镌刻着这样的诗句: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
米芾《方圆庵记》及其传世拓本考
-
作者:陈根民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米芾 《方圆庵记》 拓本 翻刻 李宗瀚
-
描述:关于米芾《方圆庵记》的刻拓情况,长期以来扑朔迷离,莫衷一是,论者大多语焉不详,人云亦云。通过对米芾与杭州僧徒之交游、碑记之由来、拓本之流传及后世翻刻、影印等进行探究,并依据传世最佳的拓本,可以纠正《金石萃编》等著作的错讹。
-
元帝到新莽时期的礼制变革
-
作者:禹平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元帝 王莽 礼制 周礼
-
描述:西汉元帝登基以后,实行全面尊儒,以儒家经说为准绳,审视汉初以来的礼制,并将以为不合古制的部分以周礼作矫正。王莽掌政之后,在礼制方面,进一步推动了元帝以来儒家化礼制变革的进程,如在宗庙礼制方面,禘祫礼就是在他执政期间付诸实施的。
-
王安石学派的儒学思想与道家、道教
-
作者:孔令宏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荆公新学 荆公新学 儒学 儒学 道家 道家 道教 道教
-
描述:安石学派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后世的程朱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只不过在程朱理学看来,王安石学派以道家之道为儒家仁义礼乐之本,犯了裂体用为二的错误,丧失了儒学立场,是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