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项羽诗趣谈
-
作者:陈爱明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项羽 诗趣 南京 江苏如东 李清照 楚汉战争 中学 江东 王安石 乌江
-
描述:哀项羽诗趣谈
-
“见”与“相”的称代用法
-
作者:李其俊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词 答司马谏议书 代用 古汉语 可译 第一人称 王安石 上下文 主动句 吕布
-
描述:“见”实际上倒置动向之前,“卓几见杀”意即“卓几杀我”。“见恕”即“恕我”。一般认为是因为动词“见”的活用。“相”,表示称代时,也是居于动词前。“相”的称代用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如果它后面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由双方发出且接受的,就称代双方,常表示一种互相对待的关系。可译为“互相”、“彼此”等。例如: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唧唧”应是蟋蟀的鸣叫声
-
作者:周世伟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鸣叫声 木兰诗 古诗十九首 中学语文 蟋蟀 织机 欧阳修 注解 不准确 严羽
-
描述:是“蟋蟀”。宋朝欧阳修《秋声赋》中的“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句,《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句,均是指蟋蟀的鸣叫。有人认为“唧唧复唧卿”中的“唧唧”不应是
-
趣味阅读三则
-
作者:林克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宝塔诗 毛泽东 北宋 七言诗 聪明 宰相 阅读 趣味 分辨
-
描述:一北宋宰相王安石的儿子王雩(元泽)自幼聪明过人。几岁时,有个客人将一只獐和一只鹿装在一个笼子里来问王雩: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王雩从未见过獐和鹿,分辨不清,但他却没有被这个
-
真如朱丝绳 清如玉壶冰——访刘绍棠
-
作者:忽培元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真如朱丝绳 清如玉壶冰——访刘绍棠
-
朦胧美
-
作者:胡承楷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朦胧美 不确定性 美学价值 模糊性 模糊美 情与景 王安石 洞庭湖 诗歌 松花江
-
描述:确定性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从逻辑的角度看,是模糊的,也是唐突的。假如在“绿”的位置上换个“到”字,就变得明晰且合理了,但诗味却因此逊色。诗歌历来把意境作为追求的一个极地。而意境的美学价值则通常取决于“情与景浑”的艺术概
-
晴川阁前听玉笛 翩跹黄鹤又高飞——语文教学艺术流派演示报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演示报告 语文教师 艺术流派 教育工作者 湖北大学 特级教师 获得者 青年教师 通信指挥
-
描述:副书记陈少岚先生致欢迎辞,武汉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市教委主任罗友松先生,湖北
-
皑皑白雪下的一枝娇梅
-
作者:赵存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思想品格 诗词 咏梅诗 王安石变法 李商隐 故乡 陆游 色彩 赏梅
-
描述:梅花,不仅有艳丽的色彩、浓郁的芳香、婀娜多姿的风采,而且有不畏霜雪,在寒冬独自开放,迎来明媚春光的高贵品格,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自古以来的诗词大家无不爱梅、赏梅、赞梅,
-
“喜喜”字源趣
-
作者:何悄吟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员外 对联 北宋 上联 汴京 楹联 故事 赶考 面试
-
描述:一公子模样的人激赏楹联,急忙进屋禀报,待马员外出来时,已不见了王安石的踪影,原来王安石忙于赶路,已匆匆离去。王安石在汴京的考试非常顺利,交了头卷,为此主考官特意传他去面试。考题是现场对联,考官指着大堂前飘扬的飞虎旗随口念出了“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的上联,要求王安石答出下联。王安石马上想起了马员外家门前的半副对联,立即以“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相对。主考官见他才思敏捷如斯,赞叹不已。
-
梅妻
-
作者:许玲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梅 林逋 王安石 璇玑 梅花 文题 诗词 鉴赏 阅读 联想
-
描述:[文题] 阅读下面几首咏梅的诗词,仔细品味鉴赏,充分展开想象,还可联想其他有关咏梅的作品,以“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