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63)
期刊文章(4631)
会议论文(80)
学位论文(11)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036)
地方文献 (37)
才乡教育 (14)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80)
2013(225)
2011(285)
2009(247)
2008(253)
2005(190)
2004(163)
2002(140)
1997(101)
1989(97)
按来源分组
中国教育报(30)
考试周刊(9)
出版发行研究(3)
辽宁教育(3)
教师之友(2)
教育理论与实践(2)
辅导员(教学版)(1)
新课程学习(中旬)(1)
青年教师(1)
新华教育研究(1)
教师应是文化的残缺者——送教下乡随记
作者:杜文军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业余文化生活  送教下乡  教师  残缺  教学设施  音乐器材  教学经验  教育理论  教学方法  学生 
描述:教师应是文化的残缺者——送教下乡随记
趣味阅读三则
作者:林克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宝塔诗  毛泽东  北宋  七言诗  聪明  宰相  阅读  趣味  分辨 
描述:一北宋宰相王安石的儿子王雩(元泽)自幼聪明过人。几岁时,有个客人将一只獐和一只鹿装在一个笼子里来问王雩: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王雩从未见过獐和鹿,分辨不清,但他却没有被这个
原创阅读套题(一)
作者:左齐海  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乐  纳西  阅读  洞经音乐  墓志铭  李将军  丽江地区  民族文化  收集整理  王安石 
描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生当做纳西,死亦闻古乐。这是当代著名文学家冯牧先生聆听纳西古乐之后发出的感叹。去古城听古乐是绝大多数游客丽江之旅必不可少的
加强古诗文朗读 提高阅读效率
作者:王新英 王勤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文本  朗读  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引导学生  语文素养  古代诗文  陆九渊  琵琶行 
描述:宋朝陆九渊有诗: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可以说,读书百遍,其情、其美自见。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编选了大量的古代诗文,这些文本
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作者:孙双金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备课  知音  语文教师  教学基本功  作者  学生  品味语言  王安石  林冲  泊船 
描述:观点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语言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近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真实与虚幻:论中国戏曲的抒情方式及其文本创作
作者:于建刚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抒情方式  与虚幻  戏曲表演  现代戏  《牡丹亭》  剧作者  剧中人物  文本  生存状态 
描述:中国的戏曲文学创作,也包括艺术创作,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抒情。《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乐记》中说:“诗言其志,歌咏其声……”“志”是什么?人的内心情感...
读中国鬼戏文本的随想
作者:宁宗一  来源:津图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鬼戏  文本  中国戏曲  《牡丹亭》  鬼魂  传奇剧  《聊斋志异》  创作实践  戏曲艺术  鬼文化 
描述:读中国鬼戏文本的随想宁宗一在结束一重生命,人会进入怎样一种时空,进入怎样一种境界?对此,历来有天上、地下的传说,也因此有许许多多关于天上、地下的艺术品。鬼魂正是人类惊人想象力的创造。而且鬼文化也成了
应是朋友 更应是学长——浅谈对话情境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作者:吴言明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话情境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师  角色定位  教育艺术  教育案例 
描述:应是朋友 更应是学长——浅谈对话情境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阅读“三知”:知人、知世、知体裁
作者:雷源轼  来源:初中生·二年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人  阅读  体裁  陆九渊  文章 
描述:怎样才能深刻地领会一篇文章?宋代学者陆九渊提出了一个阅读法则:知人、知世、知体式(体裁)。[第一段]
本月阅读套题参考答案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参考答案  阅读  古诗词鉴赏  虚实结合  文言文  被动词  王安石  文章 
描述:写景主要采用的手法是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