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德性”与“道问学”:朱熹和陆九渊教育观的碰撞
-
作者:杨丽娟 来源: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德性” “道问学” 理学 教育观
-
描述:共通之处.
-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能
-
作者:赵正大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语文课堂 学生发展 著名学者 陆九渊 陶行知 挑战性 布鲁纳
-
描述:一.明确课堂提问的能力层级 通常阅读能力分为五个层级: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作者:孟华 来源: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 解放学生 质疑 小学数学教学 百分数 数学问题 陶行知 陆九渊 著名教育家
-
描述: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忌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笨者问得笨
-
书香古韵里的金溪县古村落群
-
作者:丘勤 来源:世界建筑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村落 书铺街 金溪 古建筑 王安石 雕版印刷 明代 陆九渊 北宋 蒲塘
-
描述:溪建县以来共出过2名状元、3名榜眼、242名进士,与程朱理学并重的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元代领修宋辽金三史的危素、明代"医林状元"龚延贤和官至礼部户部尚书的蔡国用、清代著名学者蔡上翔、周工亮生长
-
“疑”中求高效:语文教学中“疑”的处理例谈
-
作者:杨群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朱子语类》 获取知识 高效教学 理学家 陆九渊 学生 主动性
-
描述: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陆九渊亦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就抹杀了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学生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交锋
-
作者:青子衿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朱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思想学术 基本框架 理学家 儒学 主要特色 儒家道统 周敦颐
-
描述:谈性命。在这方面,唐代的韩愈、李翱为之首开先声。入宋以后,虽有"宋初三先生"孙复、胡瑗、石介以继承儒家道统自居,但实际承接韩愈、李翱道学的乃是周敦颐、张
-
白鹿洞书院:为天地立心
-
作者:彭治国 壹图 全景 来源:优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朱熹 陆九渊 江西 王阳明 立心 周敦颐 理学家 程朱理学
-
描述:外面的喧嚣全是外面的,在这样的书院里,尤其在夜晚,盯着书院的某一块看,也许能看到鲜活的生命,看到历史深处的光芒。
-
一路向北 荆襄古道探访之旅(中)
-
作者:严东华 丁川 刘伟峙 来源:湖北旅游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道 荆门市 陆九渊 楚文化 驿站 石桥 历史悠久 地理位置 沙洋 文化研究
-
描述:年,孟浩然幽居在鹿门山下,经常骑着一头毛驴,沿古道边走边吟,让这一路风尘都流淌着唐诗韵律的优美与闲适,引得杜牧、刘
-
中国文化创新思议(四)
-
作者:张立文 来源: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创新 陆九渊 哲学社会科学 古希腊哲学 中国古代思想 原创精神 柳宗元 中华民族 原创性 自然科学
-
描述:对》,对屈原的《天问》作出回应的解释,直到南宋陆九渊少年时问他的父亲:"天地何所穷际?"父亲笑而不答,陆九渊"遂深思至忘寝食".这种"思而弗得,弗措也"的未追究到底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一种原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