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7)
报纸(2)
学位论文(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9)
宗教集要 (5)
地方文献 (4)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1(6)
2009(4)
2008(6)
2006(1)
2005(4)
1999(3)
1998(2)
1996(4)
1983(2)
按来源分组
中国道教(12)
宗教学研究(5)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
其它(2)
文献(1)
江西画报(1)
文学遗产(1)
文物(1)
社会科学战线(1)
晋中学院学报(1)
当年齐云山
作者:倪国华  来源:安徽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云山  徽州  摩崖石刻  戚继光  嘉靖  道教  程敏政  汤显祖  皇帝  徐霞客游记 
描述:齐云山是一座道教山,文化山。这"一部伟大的金石志"确实值得细细品味。或许由于道教的式微,或许由于一座比它更高大的山耸立其旁,遮住了它往日的光辉。当年齐云山可了不得。皇帝没生儿子,派张天师来齐云山
天上“黄鹤”非凡间“黄鹄”:对《蜀道难》文下注释的质疑
作者:徐小华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蜀道难  黄鹤  李白  注释  道教  元丹丘  道家思想  天鹅  诗词  诗歌 
描述:李白的诗《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苏教版必修四课下注释是这样的:黄鹤即黄鹄,善飞的大鸟。我对此注释不敢苟同。我认为此处的"黄鹤"是作者有意选择的一个物象,黄鹤就是传说中仙人驾鹤上天中的黄鹤,李白不仅借此来表
陕北马头山道教真身(肉身)泥塑像搬迁及保护研究
作者:马琳燕 周伟强 齐扬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身泥塑  真身泥塑  保护修复  保护修复  预加固  预加固  搬迁  搬迁  环十二烷  环十二烷 
描述:陕西马头山道教真身泥塑造像是以其身体为主,加入麦秸作局部支撑,裹布上泥而成,十分脆弱,急需搬迁和保护。为此,采用环十二烷预加固、贴布紧固及其底边托换等技术对真身造像进行了临时加固,圆满地完成了搬迁
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作者:陈澍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承祯  宋明理学  王玄览  唐代道教  反省内求  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  陆九渊  心外无物  认识论 
描述: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陈澍理学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的代表官僚地主阶级利益的哲学,也是后期封建制度发展时期影响最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学术界目前认为宋明理学是儒家
论《邯郸记》的道教故事题材和社会批判主题
作者:徐翠先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社会批判  社会批判  道教思想  道教思想  黄粱梦  黄粱梦  题材  题材  邯郸  邯郸  故事  故事  宗教批判  宗教批判  枕中记  枕中记  主题  主题 
描述:历史的
>>>探寻与发现仙居麻姑山丹霞洞为中国道教第十福地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探寻与发现仙居麻姑山丹霞洞为中国道教第十福地
第五届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江西登场张铭清:道文化讲和谐惠及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第五届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江西登场张铭清:道文化讲和谐惠及
论陈景元“圆通为智,因物为心”的道家道教教育哲学
作者:邓红蕾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陈景元“圆通为智,因物为心”的道家道教教育哲学
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记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大师
作者:张兴发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道教协会  闵智亭大师  玉溪道人  爱国爱教  信仰  道教文化研究  生活作风  处世原则 
描述:2004年1月3日,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爱国宗教界人士、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会长闵智亭道长因病医治无效,溘然登真。闵道长生前十分关心《中国宗教》,多次为我们撰文审稿,他还保留了从创刊号到他生前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道教是两岸之间的共同语言
作者:暂无 来源:祖国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峡两岸关系  中国道教  张铭清  副会长  共同语言  协会  文化论坛  龙虎山 
描述:第五届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近日在中国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开幕。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在会见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理事长张柽时表示,经济的交流使两岸手拉手,历史和民族的认同使两岸根连根,但只有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