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司乐与师保:《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乐 师保 《周礼》 文化
-
描述:《周礼》以乐官之长大司乐通掌国学之政是有历史根据的,行使《周礼》大司乐职能的是师保之官。师保之官与乐礼、乐教、乐官有不解之渊源。师保制度的形成、确立与以礼乐制度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宗法制国家的起源是一致的。
-
《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
-
作者:华玮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青散记 汤显祖 戏曲研究 作者问题 戏曲批评 考述 杜丽娘 东亚图书馆 北图本
-
描述:批语及各种附录(包括《笠阁批评旧戏目》),内容包罗万象,又引经据典,涵盖面遍及诗、词、曲、小说、历史、理学、佛老、医学、风俗、制度各方面;且数量庞大,都约三十万言,远远
-
四夷乐官与夷夏之辨——《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夷”乐官 夷夏之辨 中国 文化
-
描述:周代宫廷设立四夷乐官与夷夏观念有关。夷夏本非族称,其称谓源于古老的贡纳制度。夷夏之辨只是以斗极崇拜为根据的传统中国观念或天下观念的反映,它喻示了礼乐因袭的传统及中国文化多元熔铸的基本模式。
-
苏轼与曾巩兄弟交往关系考述一立足于进士同年关系的考察
-
作者:祁琛云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曾巩兄弟 同年关系
-
描述:治立场的羁绊相交成友,他们的同年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
关于清诗话的整理与研究―从吴宏一的“清代诗话考述”研究计划
-
作者:何继文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诗话 书目 清代诗话知见录 清代诗话考述
-
描述:关于清诗话的整理与研究―从吴宏一的“清代诗话考述”研究计划
-
《西塘先生文集》版本源流考述:兼补《全宋文》二篇
-
作者:罗昌繁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文集 《全宋文》 版本源流 西塘 王安石变法 考述 《宋史》 关键词
-
描述:1073),郑侠绘《流民图》,上《论新法进流民图
-
苏轼与曾巩兄弟交往关系考述:立足于进士同年关系的考察
-
作者:祁琛云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曾巩兄弟 同年关系
-
描述:治立场的羁绊相交成友,他们的同年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
《宋知荆门军陆象山上元代醮讲义》碑考述:兼议陆九渊之心学福
-
作者:王法贵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陆九渊 荆门 荆门 讲义 讲义
-
描述:陆九渊在荆门,"以诗书为政",有著名"讲义"传世。明万历年间,余一龙命人将陆氏"讲义"镌刻成碑,高则巽又撰文记之。碑文教人奉行中道,"保全此心","自求多福",比较系统地昭示了陆氏的心学福祸观,值得今人研究。
-
“令堂”述源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庄子》 中国古代文化 《论语》 通假字 汤显祖 知其所以然 萱草 忘忧草 父母双亲
-
描述:中国素称文明礼仪之邦,一向讲究谦恭礼敬。表现在称谓上,对自己以及自己一方的亲属,要用谦称;对对方以及对方的亲属,则用敬称。“令堂”一称就是对对方母亲的敬称。有的人对“令堂”一称不甚了了;有的即使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令”还好办些,它有“美、善”之义...
-
“继述”注释指正
-
作者:唐遇春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继述 《汉书·艺文志》 “述” 顺宗实录 形声字 王安石 宋钦宗 《说文》 墓志铭 源流考
-
描述:“继述”注释指正唐遇春“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继述”,课本注:继承、讲述。按,“述”是个形声字,从,术声。《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