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黄鹤楼》与我之雕塑‘黄鹤归来兮’之关系
作者:刘贵全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词  雕塑  探寻  视觉转换  融合 
描述:词绘成300幅画作出版,帮助人们用另一种形式读解诗词。雕塑作为视觉语言,也同样可以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来体现的意境。总之,作为传统文化的诗词与当代雕塑相互关照,共同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所起的文化发展作
明代名医龚廷贤的养生
作者:暂无 来源:老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明代名医龚廷贤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是根据其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来的。诗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王烈国画的画意与
作者:艾文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烈 1946年出生于上海。研究生学历,原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长期从事出版工作,作品曾获得若干国际和国内奖项。创作风格清新高雅,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画面追求变形和装饰趣味,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金陵国际友好协会理事、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
董养性《选注杜》与仇兆鳌《杜详注》异文考释
作者:赫兰国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养性  董养性  《选注杜  《选注杜  《杜详注》  《杜详注》  异文考释  异文考释 
描述:董养性《选注杜》是元代重要的注杜选本,是现存元代注杜数量最多、水平极高的一部杜诗学著作。由于国内失传,一直无人对其进行研究。仇兆鳌《杜详注》详实赅博,对前人研究成果多有吸收,前人版本多有参照
从汪译《牡丹亭》下场看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作者:刘庚玉 郭军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  下场 
描述:面来描述创造性叛逆现象,以此说明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必然性。
那一幕,竟有些遥远:忆第一届洛阳牡丹
作者:卫素琴  来源:牡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  牡丹花  牡丹亭  洛阳牡丹  牡丹  面包车  陕县  杂志编辑  流转 
描述:车就从陕县老家迎娶到了灵宝。热闹而懵懂中,人生的
李壁《王荆公注》的诗学批评
作者:何泽棠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  诗歌注释  诗学批评  创作方法 
描述:效果进行点评,从而揭示了王安石的主要艺术特征。
清代“佛”吴嵩粱诗学观摭谈
作者:李华 徐国华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吴嵩梁  诗话 
描述:吴嵩梁是清嘉庆、道光时期诗坛名家,时有“佛”之誉。吴氏的诗学观集中体现在他所作的《石溪舫诗话》与一些论诗诗中。昊氏的诗学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本体论——注重家人品才气和创作论——注重学门径与诗歌
与史思想意境的交融:王安石读史诗浅议
作者:瞿林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读史诗  读史诗  史学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 
描述:关于王安石的咏史诗,已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王安石的读史之,尚少有研究。其读史之,是通过阅读史书抒发自己对于重要史事或历史人物的见解,既彰显了的意境,也反映了史的思想,是与史思想意境交融
“笔端三昧,游戏自在”:浅谈韩国集句
作者:  金程宇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国汉文学  创作  文天祥  作品  游戏  王安石  朝鲜时代  自在  唐宋诗  高丽 
描述:集句,指集录前人诗句而重新创作之诗作,明徐师曾《文体明辨》云"集句者,杂集古句以成也",即指此种诗体而言。其体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