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早期的信用和信用业(下)
-
作者:徐迎冰 来源:广东金融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用放款 金融中心 钱庄 抵押放款 青苗法 兑换商 王安石 典当业 金银 票号
-
描述:市易和青苗法,都是政府放款,市易是一种抵押信用,
-
论西周的货币
-
作者:姚政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称量货币 商品交换 西周时期 《诗经》 《周礼》 郭沫若 农业生产 甘肃灵台 《史记》 交换媒介
-
描述:论西周的货币姚政我国古代的货币产生于商代,本人已有专文论及[1]。到了西周时期货币的使用情况怎样?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对西周货币形态的了解,而且还关系到对西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认识。本文拟就西周货币
-
王安石与信用杠杆
-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金融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很重视信用的作用,他在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中都利用了信用杠杆。青苗法为农民融通资金,农田水利法为水利建设融通资金,市易法为商人融通资金。 北宋王安石很重视信用的作用,他推行的经济新法中
-
信用服务公司本应是中立的
-
作者: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员会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信用服务公司 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评价机构 国际标准 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企业信用建设 信用评定 社会信用中介机构 信用管理机构 评价行为
-
描述:信用服务公司本应是中立的
-
“不讲信用”的大师
-
作者:独孤西门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初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辜鸿铭 不守信用 大师 鲁迅 晏殊 政客 宋祁 厦门 校长 主题内涵
-
描述:文章标题正话反说,噱头十足,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文章材料充足,短短篇幅竟装了三则故事,虽然主题"同质",却不重复累赘,读来趣味盎然。每一则材料后的简短评价,更是丰富了文章的主题内涵。
-
我国古代最早的信用机构
-
作者:智民 来源:金融信息参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用机构 还款期限 混合机构 《周礼》 古籍 用途
-
描述:我国古籍《周礼》中载有“地方泉府”。“泉府”是一个既管国家财税,又为民间办理赊贷的财政与信用混合机构。其赊贷期限因用途而异,如为祭祀而借钱,还款期限为10天;如为办丧事而借钱,期限最长可达3个月
-
论由乞
-
作者:王闿运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用 隶体 六书 笔迹 乾嘉 重名 古文 周礼 经典 人为
-
描述:贼可畏。读由为勿。以致经典由字。不知下笔。世人奉为圭臬。鬼遂成丑语矣。周礼三大
-
先秦货币二考
-
作者:白秦川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货币 《周礼》 货币史 空首 《孟子》 王莽改制 春秋战国时期 《管子》 《荀子》 金属铸币
-
描述:先秦货币二考白秦川一、朋无定数商周时期,以贝为货币。货币要有单位,贝的单位是什么呢?王毓铨先生在《我国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一书中说:“当作货币用的贝,在使用上有三种计算法,按数目,按重量,或按‘朋
-
货币主权与国家之命运
-
作者:韩毓海 来源:绿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货币主权 国家能力 朝贡体系 国家货币 货币经济 王安石 白银 唐宋 刘姥姥 重要内容
-
描述:唐宋之变,中国率先进入现代社会——国家货币的支配与以周礼逻辑为核心的朝贡体系开始带动亚洲和世界向现代转变。但货币杠杆终未能撬动国富民强之前途,其根源在于国家能力——基层组织动员制度的缺乏以及货币主权
-
货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作者:王巍 来源:新商务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经济 纸币发行 金属货币 货币化程度 交子 通货膨胀 商业票据 交易方式 政府信誉 王安石
-
描述:且表明了政府信用能力和社会繁荣的状态。欧美国家都是在工业革命发生时的17世纪末才使用纸币,中国纸币的早期应用和消亡便成为迷津一段。宋朝于960年建立,965年吞并了蜀国,并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