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茧翁”汤显祖
-
作者:夏立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剧作家 无奈 因缘 诗
-
描述:剧作家汤显祖晚年有一号:茧翁。“茧翁”顾名思义乃茧中之翁也。细品之,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号。既有无可伸展拳脚之无奈,也有作茧自缚之自嘲,却更有节操自守之欣慰。据传,汤显祖取号时口占一绝:“不随器界不成窠,不断因缘不弄蛾。大向此中干到死,世人休疑似苏何。”诗中耿直可见。
-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
作者:暂无 来源: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故事 民间 诗
-
描述:民间有个故事.说苏轼一天有事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正在家睡觉,他便在书房等候,结果看到桌上有两句没写完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
谁是大文豪之贾岛和王安石
-
作者:韩中华 来源: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贾岛 唐宋八大家 政治改革 诗
-
描述:一个被称为“诗囚”,一生不喜欢和人来往,写的诗凄(qī)凄苦苦;一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处在政治改革的风口浪尖,文章雄健简练。
-
桃符的传说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作文(低年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符 传说 《元日》 王安石 诗
-
描述:宋代的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关于诗中的“桃”和“符”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
-
《布依族板凳龙》布依族《谚语歇后语谜语顺口溜》
-
作者:暂无 来源:黔西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布依族板凳龙》布依族《谚语歇后语谜语顺口溜》
-
诗
-
作者:张公者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湖秋月 荷花 西湖 陆象山 风雨 梅花 兰亭 清溪 洛阳 山乡
-
描述:诗
-
古代诗词拾趣
-
作者:周德富 孙发斌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构思技巧 古诗词 古代诗人 谜语 纪晓岚 古代诗词 集卷 明代 焚烧
-
描述:有深刻的思想,有极浓的意境;但同时又是谜语:正文就是谜面,题目就是谜底。据说,王安石很善于写这种诗。《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三引《遁斋闲览》记载: “或传一诗谜云:‘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
-
王安石与诗谜
-
作者:唐嗣德 来源:南方论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熙宁 重叠 谜语 太阳 诗体 直接攻击 宰相 执政
-
描述:下台而未果(‘扫不开’);第三句指1075年(熙宁七年)王安石被罢相(‘收拾去’);第四句是指次年王安石又出任宰相(‘送将来’)。这首作为咏花的诗,本身已是谜语诗体,再加上寓意,反
-
“用”字诗谜
-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谜 谜语 半边 字形 可耕 组合 形象 形式 形成
-
描述:王安石曾写有一首关于用字的字谜诗,诗是这样写的: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谜语按字形把用字拆成多个部分,再以不同形式组合而形成,既形象又生动。
-
王安石巧做谜
-
作者:肖旭芳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家 文学家 谜语 宋朝 字谜 造诣 杰出 春节 东海
-
描述:宋朝王安石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造诣颇深的文学家。他擅长做谜语,有年春节他就出了一个字谜让王吉甫猜。谜面是这样的:画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