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62)
报纸(1984)
学位论文(117)
图书(65)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0)
历史名人 (846)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325)
2012(575)
2011(438)
2010(470)
2009(425)
2008(480)
2007(302)
2000(57)
1985(18)
1984(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0)
剧影月报(43)
舞蹈(20)
大众文艺(11)
艺术教育(9)
中国新闻周刊(9)
舞蹈研究(7)
毕节日报(2)
中国建设(2)
金陵瞭望(1)
牡丹亭》蓝本问题辨疑:兼与向志柱先生商榷
作者:伏涤修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著录  著录  传奇体  传奇体  汤显祖  汤显祖  清平山堂话本  清平山堂话本  书目  书目  可能性  可能性  文言小说  文言小说 
描述:材三种小说与《牡丹亭》进行文本比对,可以确知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既是传奇《杜丽娘记》、《杜丽娘传》的渊源所自,也是《牡丹亭》的创作蓝本。
论青春版《牡丹亭》之于戏曲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作者:刘涛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现代化  戏曲现代化  启示意义  启示意义  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  戏曲舞台  戏曲舞台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性  文学性 
描述:近现代以来,伴随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戏曲艺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有两种误区:其一是疏离文学、突出表演技艺,使得戏曲成为内容空洞的程式展示;其二是在舞台上以现代科技手段展示现代
属于我们的《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演讲人:叶朗 演讲人简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著作《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现代美学体系》、《胸中之竹》等。 国学的昆曲缘 1917年,吴梅到北大任教,先后开设古乐曲
昆曲表演艺术的传承似折子戏《惊梦》为例
作者:赵天为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表演  传承  牡丹亭 
描述:昆曲在当代的保护和传承,庶几能有所帮助。
若即若离之祈盼与无奈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童心说  祈盼  无奈 
描述:仅为作者喜爱,亦为世人推崇,产生过轰动效应,又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自我的无视到人性的追求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梦境  人性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各有一出关于梦境的描写,《西厢记》之草桥惊梦更多揭示的是人们对于自我的一种无视与无奈,而《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则更多揭示了人们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与梦想。
苏式生活:谁来定义苏式生活
作者:李楠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活  定义  游园惊梦  牡丹亭 
描述:“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牡丹亭·游园惊梦》代题记
臧懋循与冯梦龙:音乐基础上的改本
作者:史恺娣 殷小鉴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臧懋循  冯梦龙 
描述:本文从作品结构、语言、韵律、意象及人物等方面入手对汤显祖的《牡丹亭》、臧懋循的《牡丹亭》改本(《还魂记》)以及冯梦龙的《风流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后两部改本都力图对原版剧本进行修改,使之符合正统
《齐向译道行》七十三:定调高低方知难(二)
作者:金圣华  来源:英语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低  定调  致谢  牡丹亭  感谢 
描述:,特此一并致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姹紫嫣红》)
试论杜丽娘的“至情”形象
作者:陈蓉  来源: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至情  酷理  追求 
描述:牡丹亭》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新的女性形象杜丽娘。杜丽娘这个艺术形象为情“生可以死,死可以生”,为恃的实现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井最终冲破封建社会礼教的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