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贵惇的著述及其学术思想
-
作者:于向东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南 王安石 学术思想 史家 《宋史》 通史 政治家 分裂割据 封建时代 考辨
-
描述:,倡言改革,被越南学者比为“王安石”。
-
语言·象征——评杨克诗集《图腾的困惑》
-
作者:杨远宏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征 图腾 表达方式 诗歌语言 语言方式 民族 诗歌创作 中国诗歌史 石头 王安石
-
描述:个方向上都是同时性的。如果说王安石的“缘”,贾岛的“敲”,曾经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深刻事件有过不断的提示和照亮的话, 那
-
路官春秋
-
作者:李策群 来源:清明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路系统 蒙城 站长 道班 春秋 朴素辩证法 庄周故里 道法自然 会议室 王安石
-
描述:中外。道家学派创始人的故乡,中国“道法自然”朴素辩证法的策源地,文人墨客联袂而至,考家究士纷至沓来。这里一直是顺昌、濠州、谯城之间的通
-
论北宋古文运动中的欧阳修与苏轼
-
作者:周建国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北宋中叶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秦汉 知贡举 唐人 柳开 理学家
-
描述:八大家”的散文传统。八家的作品是唐宋古文的典范,而八家中除唐代韩愈、柳宗元之外,宋代的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占了六位,他们创作之繁富又是大大超过了唐人的。要而言之,宋代散文比起唐代
-
论宋朝的理学教育思想
-
作者:王连增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教育 程朱理学 朱熹 理学家 气质之性 事功学派 王安石 教育思想 北宋 宋王朝
-
描述:行古文崇儒视为国
-
周邦彦年谱(上)
-
作者:马成生 赵治中 来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邦彦 苏轼 本纪 王安石 宋神宗 年谱 熙宁 《宋史》 宋哲宗 宋仁宗
-
描述: 周邦彦,字美成,晚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著名的词人和音乐家。有《片玉集》传世。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一岁据《宋史》卷十二《仁宗本纪》:是年四月,“江河决溢,河北尤甚”。七月,“赐河北流民米”,“出内藏银,绢三十万,振贷河北”。
-
是“罢相回乡”还是“拜相进京”?——谈谈《泊船瓜洲》的写作
-
作者:刘岩波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背景 王安石 泊船 参考材料 家乡 组织教学 七言绝句 北宋 宋神宗 表达
-
描述:“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再表达这种感情,才是比较符合情理的。如果马上就要回到家乡,
-
是“罢相回乡”还是“拜相进京”——《泊船瓜洲》教学一得
-
作者:刘岩波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写作背景 泊船 家乡 组织教学 教学参考资料 七言绝句 北宋 教材 感叹
-
描述:诗人又何须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表达这种感情,才是
-
北宋文坛宗师系统论略
-
作者:孙功发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 宗师 系统论 黄庭坚 苏轼 王安石 子系统 文坛 晏殊
-
描述:能及其形成的社会环境,于文于政不无启迪。
-
戴叔伦及其诗初探
-
作者:李金坤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诗歌创作 由盛而衰 中兴间气集 描写 中国文学史 唐诗选本 贞元 王安石 演变过程
-
描述:尊称为“诗伯”。收诗下限止于大历的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戴诗6首,在所选26位诗人中占第9位。宋代王安石《唐百家诗选》选戴诗47首。明胡震亨在前人基础上收戴诗238首。康熙年间编修的《全唐诗》收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