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杳如黄鹤无踪迹:崔颢生平及
作者:贺坚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元  崔颢  生平  诗歌创作 
描述:笔者将崔颢的作品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更深一步解读了作者的生平和思想。
胡应麟《薮》的诗史体系
作者:杨灿  来源:才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诗史  诗史  体例  体例 
描述:胡应麟是明代七子派复古理论的总结者和完善者,其《薮》建构了纵横交错的诗史构架,对诗体和诗人诗作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对后来的诗歌史乃至文学史产生很大的影响。
大爱无悔至真-——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何涛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张大鹏 2009年9月20日的北京之夜,华灯璀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颁奖晚会隆重举行。一位瘦瘦的来自安徽大别山的姑娘站在领奖台上,面对潮水般的掌声,不禁泪眼朦胧。 25岁的何涛,文静柔弱,一眼看去,极为普通平凡。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姑娘,6年多来,精心护理着颈椎严重受损、下半身瘫痪
一言一行总关:记九江市人大代表、都昌县三汊港镇人大主席吴
作者:涂世敏  来源:时代主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大代表  都昌县  九江市  吴炳  老百姓  代言人  人民群众  人大会议  乡镇人大  调查研究 
描述:他40出头,中等个,黝黑的国字脸上写着和蔼、坚毅,浓浓的眉宇间透着沉稳、干练,他就是吴炳福,一位乡镇人大主席,老百姓的贴心人,一位来自基层的市人大代表,农民的代言人。他心系百姓,关群众,十几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词中有思特征探析
作者:冯玲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中有思  中有思  冷观  冷观 
描述:晏殊是词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大家,其词独特的艺术特色历来被后世推崇,尤其是中有思的表现手法即真挚的情感下流露出比旁人多一份的冷静更为受关注.这一特点的形成不仅与词人看似平顺实则不平的人生经历
一部反映临川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佳作———《临汝谭》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全恩从临川匆匆赶来南昌,送上一本书给我,我闻到了微微的书香味。《临汝谭》———他的新著,凝聚着多年的心血,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终成经典隽永,正式出版了。我喜上眉梢,为他祝贺! 我将书摆在案头
陈道平联集《中华之光》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右江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诗词学会会员、广西楹联学会会员、原田林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陈道平先生著的奥运冠军嵌名诗联集《中华之光》一书,于今年9月由联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诗词
“行针布线”:韩驹、储光羲的相似处
作者:孙明材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辙  韩驹  储光羲  曾季狸  行针布线 
描述:苏辙曾在《题韩驹秀才诗卷一绝》中评韩驹说:我读君笑无语,恍然重见储光羲。对苏辙的这句评价,曾有学者不以为然。其实苏辙的评价还是能够成立的。韩驹与储光羲在行针布线——诗意的处理、安排上的确
同是“独坐” 心境有别:三首咏孤独读札
作者:谢圣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孤独者  心境  表现手法  虞集  王维  秋瑾  真理  情感世界  人生体验  现实性 
描述:作为现代生活中几种意义的体验之一,孤独是有其现实性和深刻意味的。在孤独中,人们反躬自省,直面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前长期不甚明了的真理现在却变得一目了然了;以往对事物的谬见如今也清楚地现出原形。
曾巩《谢康乐咏怀帖》真伪考
作者:方艳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杨恩寿  杨恩寿  杜雨田  杜雨田  伪作  伪作 
描述:清代《古芬阁书画记》以及《眼福编》两书中都收录有曾巩所书《谢康乐咏怀帖》,此贴未见载于其他书籍。经作者考证,两书实为一人所编,其中多有赝品,曾巩此帖亦是他人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