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67)
报纸(92)
学位论文(26)
图书(15)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42)
地方文献 (29)
宗教集要 (17)
红色文化 (9)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9)
2013(57)
2011(83)
2008(55)
2007(51)
2006(53)
2003(40)
2000(21)
1996(29)
1957(2)
按来源分组
文学遗产(10)
文史杂志(3)
京江晚报(2)
珠海乡音(2)
美术向导(2)
海内与海外(2)
书目季刊(1)
读写算(小学中高年级版)(1)
绿色大世界(1)
新校园(阅读版)(1)
王烈国画的画意与
作者:艾文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烈 1946年出生于上海。研究生学历,原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长期从事出版工作,作品曾获得若干国际和国内奖项。创作风格清新高雅,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画面追求变形和装饰趣味,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金陵国际友好协会理事、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
古代集句裒谈
作者:朱安义  来源:写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杜  王安石  集句词  白居易  李商隐  杜甫  李白诗  韩愈  文天祥  刘禹锡 
描述:集句是选摘他人诗文的成句,连缀成篇的一种。集句起于何时,并无确论。有人认为始于北宋石曼卿;也有人认为,据《左传·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后,鲁哀公集《诗经》句为诔以悼之,实为集句之始
第七讲 乌台案(下)
作者:黄玉峰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乌台  苏轼  王安石  皇帝  太阳  攻击  神宗  人才  讽刺诗 
描述:苏东坡的嘴,何正臣等人用肉体和精神折磨相结合的办法,日夜拷问,羞辱侮骂,威胁恐吓。苏东坡熬不住时,认为"士可杀而不可辱",于是设法吞药而死,却没有死成。我们敬爱的大诗人终于扛不住了。
孔子说的观念要求与价值取向探析
作者:刘春雪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无邪”  言志”  周礼  孔子  价值取向 
描述:孔子生活在用的时代,他的"思无邪"是从春秋实用角度对《三百》道德教化价值所作出的评价,是对的价值判断。其"言志"之"志"是指用诗人着志,是理性的、功利的,但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的孔子来说
孔子说的思想立场与思维方式
作者:刘春雪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达政”  可以兴”  “周礼” 
描述:生活在"礼坏乐崩"时代并以恢复周朝礼乐制度为己任的孔子,重视的功用价值,以"达政"为说的意义基点和出发点。具体的实现途径就是以"兴"为思维方式,以道德伦理、礼义为价值归向,通过"兴"将未必尽符
王安石《梅花》曲凤鸣
作者:暂无 来源:老同志之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梅花》曲凤鸣
闲话“乌台案”始作俑者沈括
作者:翟传海  来源:躬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乌台  王安石变法  苏轼  墓志铭  三司使  北宋  司天监  政治  梦溪笔谈 
描述:我国历史上有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农学、医学,而且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写下科学经典《梦溪笔谈》的沈括。然而,他死后既没人给他建碑,也没人为他写墓志铭,就连他的生平传记也仅仅附在《宋史·
新年开笔:几首古人新年元日
作者:暂无 来源: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诗  古人  王安石  文学家 
描述:元日,农历正月的第一天,我们习惯称之为大年初一。这一天,古代的文人们在酒酣耳热之后,喜欢提笔写诗,名为新年开笔。以"元日"为题的很多,最著名的要算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这首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
品赏改趣味浓
作者:王顺才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趣味  品赏  郑板桥  出差错  江南  宋代  心智  宰相 
描述:茶余饭后,品赏一些改的故事,不仅启人心智,其浓郁的趣味也给人以精神享受。改出差错宋代大作家苏东坡,有一次看到宰相王安石的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狗卧花心。苏认为,此诗文理不通。因为"明月"怎么会叫
胡应麟《薮》的格调论
作者:李依晴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薮》  体格  声调 
描述:明中后期“末五子”之一的胡应麟,一贯被视为明一代复古派的末流.其《薮》也被视为羽翼王世贞《艺苑卮言》的复古诗论.其实《薮》所论,大致可归纳为“体格声调”四个字.既对复古诗论进行了全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