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学研究的结晶及对学术走向的思考——评胡文彬先生五部研究《
-
作者:郑铁生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学研究 《红楼梦》 学术走向 胡文彬 红楼梦研究 秦可卿 文化视角 曹雪芹 王安石 研究方法
-
描述:事红学研究的部分成果.其涉及红学研究领域之宽、层面之多、问题之
-
摘疵指瑕,以古为鉴:评陈如江近著《古诗指瑕》
-
作者:张海鸥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古为鉴 指瑕 古诗 华清宫 施蛰存 陈寅恪 王安石 《元白诗笺证稿》 《柳如是别传》 《秋兴八首》
-
描述:摘疵指瑕,以古为鉴:评陈如江近著《古诗指瑕》
-
适应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兼评世纪末几种热点教育观)
-
作者:刘尧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本体论 适应论 热点教育 教育适应性 教育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能力 超越论 教育观 世纪末
-
描述:进入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人、教育、社会及其关系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提出了教育本体论、教育工具论、教育适应论、教育超越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主体论、教育先行论、教育多元论等教育观,形成了世纪末关于教育观讨论的热潮。这场讨论,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的认识在深化...
-
据史敷陈 缘性成章——评“中国历代改革家文学传记丛书”
-
作者:李文杰 岩石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传记 改革家 史学界 王安石 谭嗣同 历史人物 文学 传奇 版本
-
描述:更为世人所瞩目,反映他们生平,业绩、趣事、逸闻的著述亦屡见于市。
-
借地吕仙祠 骗财近百万——张木匠的黄粱新梦
-
作者:刘坤赤 来源:质量天地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枕中记》 算命先生 卢生 吕洞宾 来路不正 邯郸县 公安人员 《邯郸记》 礼部员外郎 师傅
-
描述:河北省邯郸县有个黄梁梦镇,不久前,这个镇的一位算命先生家被警方搜出近百万元来路不正的线财,消息传开轰动四方.
-
圆四百年之昆曲梦──浙江京昆艺术剧院访澳演出侧记
-
作者:晓霖 来源:戏文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澳门半岛 《游园惊梦》 浙江 剧院 汤显祖 京剧表演艺术 《牡丹亭》 昆剧折子戏 观众
-
描述:圆四百年之昆曲梦──浙江京昆艺术剧院访澳演出侧记
-
梦让评弹艺术走向全国——百集评弹电视片《啼笑因缘》录制记
-
作者:郭永江 来源:当代电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评弹 《啼笑因缘》 评弹艺术 电视片 石锁 樊家 唱腔 说唱艺术 民族戏曲 沈凤喜
-
描述:我平生对民族戏曲情有独钟,改革开放的形势,又使我心怀种种好梦,其中有一个困惑了我多少年的梦想,即让苏州评弹闯出江浙,走向全国。未料我为圆此梦却遭到了难以言表而义无可奈何的痛苦。
-
《牡丹亭》要跳“现代舞”
-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之前,她即应中演公司邀请指导编舞舞台剧《少林好汉》。她个人认为中国的舞蹈很多是从戏曲中演化而来
-
《牡丹亭》为何提澳门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张必忠
《牡丹亭》是汤显祖(1550—1616)的代表作,里边多次提到澳
门。在第六出《怅眺》中韩秀才说道:“有个钦差识宝中郎苗老先生,
到是个知趣人。今秋任满,例於香山岙多宝寺中赛宝
-
《牡丹亭》在京公演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在京公演
近日,上海昆剧团在京演出了新版昆剧《牡丹亭》。
新版《牡丹亭》的创排过程,是寻找古老昆曲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寻找民族戏曲面对新世纪观众的过程。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