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遘的使辽诗初探
-
作者:邓婷 来源:今日南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期 王安石 诗 科学家 政治家 欧阳修 梅尧臣 黄庭坚
-
描述:沈遘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从侄,皆属钱塘沈氏。沈括与沈遘主要活动在神宗朝,有别于以欧阳修为首的嘉口名士与苏轼主盟的元口文人集体,属于王安石新党~派的作家,沈遘在北宋中期享有文名,梅尧臣
-
试论王安石的人才观
-
作者:王守志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观 宋神宗 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朝 制置三司条例司 历史背景 农民起义 基本内容 变法主张
-
描述:试论王安石的人才观王守志王安石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因在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主持较彻底的改革变法而著称于史。王安石变法,包括均输、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募役)、市易
-
试论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
作者:张捷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 三舍法 专科学校 培养人才 学校教育 教育家 教改 政治改革 由盛转衰
-
描述:了土地,农民纷纷起义,阶级斗争激烈,同时民族矛盾也是十分尖锐
-
试论王安石的文学思想
-
作者:吴云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思想 文学与政治 道学家 西昆体 有补于世 韩愈 李觏 文以贯道 杨雄
-
描述:理论上,他也卓有建树,与同时代的思想家李觏(江西南城人1009——1059年)等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其新学为思想
-
试论王安石的诗歌艺术
-
作者:曹大民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杜甫绝句 杜诗 宋调 律诗 韩诗 诗歌艺术 李商隐 学杜 古体诗
-
描述: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于他能“变化
-
试论王安石的咏史诗
-
作者:胡守仁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诗 《史记》 司马迁 汉文帝 《咏史》 除肉刑 韩愈 叔孙通 孟子
-
描述:王安石的咏史诗,或驳旧说,或立新义,充分表现他的独创精神.有的把自己寄托在对古人古事的论述,寓意深远,尤具特色.
-
试论王安石的文艺观
-
作者:周长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艺观 有补于世 语言 文学 作家 诗文创作 “文” 诗歌 欧阳修
-
描述:王安石不仅以其诗文创作的突出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在创作理论方面,他的许多精辟见解,在文学批评史和美学史上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散见于王安石诗文中关于文艺创作问题的论述
-
试论王安石的人才思想
-
作者:姜国华 来源:实事求是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变法 选拔人才 经术 人才培养 改革方案 人才问题 北宋 儒家经典
-
描述:、系统的改革方案,形成了有独到见解的人才思想。本文试对王安石的人才思想及实践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汲取有益的启示。
-
试论王安石的咏物诗
-
作者:李锐波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物诗 政治原因 诗歌创作 文学的本质 创作方法 承上启下 艺术手法
-
描述:北宋诗坛上,王安石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后人把其王荆公体与东坡体、山谷体相提并论便是有力的例证。但是,后人在评论宋诗时又往往只及苏黄而不及于王。究其原因,除后人基于政治原因有意
-
试论王安石的咏物诗
-
作者:李锐波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物诗 政治原因 诗歌创作 文学的本质 创作方法 承上启下 艺术手法
-
描述:创作方法,又力图开辟属于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