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情至"理念的发轫之作——论《紫钗记》对于《紫箫记》
-
作者:夏太娣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紫箫记》 四梦 四梦 汤显祖 汤显祖 影响 影响
-
描述:作为"四梦"之首,《紫钗记》毫无疑问是汤显祖的第一部成熟之作.在汤显祖的戏曲创作中所起的作用十分突出.《紫钗记》对于《紫箫记》的成功改写为后来三梦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首次标举了"情至"的旗帜
-
一个“情”字催生的青春意识——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思索
-
作者:王瑾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情人欲 意识 寻梦 明代戏曲 作品 人性 代表作
-
描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亦是明代戏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其故事取自《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由一个情字唤起青春意识的觉醒
-
女“粉丝”狂追汤显祖13年 倾家荡产见偶像后却自杀
-
作者:暂无 来源:可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自杀 莎士比亚 杜丽娘 白马王子 柳梦梅 江西 牡丹亭 记者 媒体
-
描述:记者雨林林报道:昨天凌晨4时许,痴迷汤显祖13载,经媒体多方报道的“追星狂人”杜丽娟,留下一封遗书在江西临川县跳河自杀,幸被路人救起。汤显祖是戏曲大家,我朝人称“东方莎士比亚”。他的巨著《牡丹亭
-
改编在戏剧传播中的价值——从汤显祖对《牡丹亭》改本的批评谈起
-
作者:王省民 邹晓春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改编剧本 戏剧传播 汤显祖 批评 价值 戏曲观念 审美意识
-
描述:反映出戏曲改编者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倾向。改编是《牡丹亭》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剧本改编的各种争议,贯穿于《牡丹亭》的整个传播历史,一直延续至今。
-
汤显祖:过去与现在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周四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过去与现在
-
试论李渔的观众理论
-
作者:潘丹芬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众 一度创作 二度创作 三度创作 牡丹亭
-
描述:理、观众的作用等方面。李渔谈观众论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创作论,所以观众论与创作论紧密结合,在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三度创作阶段都有不同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李渔观众论在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上表现出独特
-
浅议陆九渊的工夫理论
-
作者:刘财安 叶国平 来源: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发明本心 剥落 读书
-
描述:。他的工夫理论不仅在当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有它的指导意义。
-
陆九渊散文理论探微
-
作者:雷斌慧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散文 散文理论
-
描述:法度.陆九渊对散文创作的指示是强调要发明"本心".
-
追求语文课堂的一种“静”界
-
作者:雷鑫亮 曾扬明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 学生思维 独特见解 音乐 陆九渊 气氛 教师 休止 詹天佑
-
描述:学大师陆九渊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所以,语文课堂追求一种“静场”、“静思”、“静写”,让动静相宜,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产生独特见解,闪现灵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
《牡丹亭》创作的几个问题
-
作者:黄天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魂人生 梦魂人生 虚实 虚实 真假 真假 画中人 画中人 柳梦梅 柳梦梅
-
描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