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隐而不退的叙述者——从叙事视角的转换看汤显祖戏剧的改编艺术
作者:吕贤平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叙事视角  “临川四梦”  唐代小说 
描述:中的许多人物具有了显在的叙事功能,这种替身的叙事在本质上是一种全知叙事,由此可以窥见汤显祖戏剧叙事艺术之一斑。
筹款12万,陪回趟梦中的小山村
作者:万冬明  来源:老友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村  老人  小汽车  天气预报  崇仁县城  相山  江西省  山狗  中午  白发 
描述:了,没上年纪
晚明江西的戏曲面貌与汤显祖剧作的腔调
作者:黄振林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研究  汤显祖  海盐腔  昆山腔  宜黄腔 
描述:本文认真描述了晚明江西、特别是临川地区声腔变化的基本面貌,对青阳、海盐、昆山等重要声腔在江西的流变情况作了比较细致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就众说纷纭的汤显祖剧作的腔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晚明余姚孙氏、吕氏世家戏曲活动考述
作者:杨惠玲  来源:艺海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曲  音律  戏曲作品  戏曲活动  王骥德  戏曲创作  生活真实  余姚  曲律 
描述:晚明余姚孙氏、吕氏世家戏曲活动考述
飘流的心旅——陈道斌的乡情歌词
作者:刘庆华  来源:词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作品  故乡  成都  竹笛  词作家  心灵感受  江南  感情色彩  渔舟唱晚  朋友 
描述:飘流的心旅——陈道斌的乡情歌词
先秦礼学研究的创新之作——《晚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姚才刚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周礼的文质论》  人文学科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秩序意识  礼仪规范  中国 
描述:先秦礼学研究的创新之作——《晚周礼的文质论》
“吏不得人,则法不得行”——从毛泽东王安石变法说起
作者:孙业礼  来源:党的文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王安石变法  社会  青苗法  积贫积弱  高利贷  地主  经验教训  农民  过程 
描述:王安石曾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历史上称为“熙宁新政”。但是,他的变法最终失败了。毛泽东曾总结王安石变法的教训,认为他“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王安石的新政,包含了多项变革,他自己最为得意的创新、也是最为当时人所诟病的是“青苗法”。
寻向花园深处
作者:龚隐雷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园  《寻梦》  昆剧演员  牡丹亭  故事 
描述:寻向花园深处
铀矿地质专家乐天先生来我所指导铀矿地质工作并考察相山铀矿田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铀矿地质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铀矿田  地质工作  铀矿地质  专家  实地考察  铀成矿作用  项目进展  资源勘查  找矿前景  地质问题 
描述:质问题与铀成矿作用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而后在我所有关同志的陪同下,第六次实地考察相山铀矿田。[第一段]
谈情说爱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若非白先勇的极力推荐,这年头大概是没几个人愿意去看昆曲的吧。一部青春版《牡丹亭》,要分上中下三本,三天共九个小时才能演完,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哪个有这份耐心? 没想到高校的巡演,竟然一路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