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99)
期刊文章(425)
学位论文(12)
图书(9)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10)
宗教集要 (20)
地方文献 (13)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5)
2013(64)
2012(75)
2011(156)
2010(129)
2005(20)
2003(13)
2000(7)
1997(14)
1988(7)
按来源分组
商丘日报(46)
其它(21)
抚州师专学报(5)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卫星与网络(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书法(1)
文化月刊(1)
文史杂志(1)
佛教文化(1)
象山心学与老子思想之辨异
作者:吴兆军 杨国祥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老子  心学    自然 
描述:象山心学的核心是“心即理”,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以“自然”作为参照,二者的哲学本质、形态、属性、功能和旨趣都迥然有异,总体而言,象山心学以儒家思想为宗,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老子思想为道家思想精髓,体现了深刻的自然主义。象山心学与老子思想各成体系,屹然同为圣贤的气象。
赵本山:小品主题就应是快乐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赵本山:小品主题就应是快乐
晚明小品的审美特征
作者:夏咸淳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小品  审美特征  艺术散文  小品文    古文家  小品散文  中国散文史  散文创作  汤显祖 
描述:默,博采活的语言,绝少陈言腐语,钩章棘句;它是从“原本六经”、“根极理”的传统文论中解放出来,取得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散文。晚明小品的繁荣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三百年后“五四”新散文
《剧本》2011年总目录(总第548期-559期)
作者:暂无 来源:剧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总目录  中国戏剧  剧本创作  戏曲  话剧  儿童剧  小品  中青年  汤显祖  大时代 
描述:《剧本》2011年总目录(总第548期-559期)
莉:我等着你们的暗箭! 莉代言红十字会惹争议
作者:暂无 来源:东莞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莉:我等着你们的暗箭! 莉代言红十字会惹争议
戏剧与、金评本《水浒传》
作者:胡正强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传  金圣叹  戏剧  牡丹亭  历史小说  西厢记  长篇小说  杂剧  汤显祖  演变史 
描述:的眼光以及戏剧给他的知识来完成作品的新生。其间因书贾谋利粗制滥造的本子固然很多,但在小说演变史上,除了研究者珍贵它们外,一般读者早已置之脑后,故这里仅就影响最著的无涯本和金圣叹本作一些探索。
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作者:孟庆茹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仕隐情结    周礼  仁政 
描述:《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
兼综儒道 贯通天人——论王安石“天生人成”的哲学思想
作者:程梅花  来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道  人道  无为  有为  天生人成 
描述:“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新学哲学的创立
作者:张立文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太极    性命  新故相除 
描述:乐结合并当于理的情之发动;再次,王安石提出新故相除说,不仅明确万物运动变化的趋势,亦是其变法的理论支撑。王安石的性命之理、道德之意为理体学的开创起着推动的作用,其《三经新义》亦开出转训诂之学为义理之学的先风。
周亮工小品文论析
作者:平志军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小品文  论析 
描述:对于明清之际文人而兼学人的周亮工,人们更多关注其诗歌创作、学术成就,而忽视其小品文角度的探讨.本文拟通过对其小品文特色的分析,以图从另一体裁去认识、评价其文学创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