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马嵬坡》与《〈长恨辞〉》之比较鉴赏
作者:骆石峰 何卫兵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嵬坡  诗词鉴赏  古典诗歌  客观选择  问答题  李觏  杨贵妃  高考  唐玄宗  《长恨歌》 
描述:《马嵬坡》与《〈长恨辞〉》之比较鉴赏
黯世——古词新
作者:易素平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词    晏几道  列车  研墨  飞云  匣子  远人  黄花  散发出 
描述:(一)他与耳钉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思远人》晏几道他的身影在列车扬起的尘埃中卷没。他把我放在心框那个小小的匣子里,时刻打开来惦记,而我却
结构严谨 意趣隽永——王安石的《知人》
作者:柳天慧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结构严谨  王安石  表面现象  知人  河北丰宁  小品文  生动性  两面派  中学  典型事例 
描述:结构严谨 意趣隽永——王安石的《知人》
袁宏道诗文集随笔
作者:辛雨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文集  袁宏道  随笔  进步思想  追随者  竟陵派  公安派  汤显祖  作家 
描述:袁宏道,他更为人所熟悉的名字是袁中郎,一直是有争议的作家。他生于明朝隆庆二年(1568),卒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只活了四十三岁,留下了一部诗文集,身后毁誉不一。明朝公安派和竟陵派的追随者,以及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像李贽、汤显祖等人, 是极为推重他的。但是到清朝,就不大受重视了。
的堅持-談青春版《牡丹亭》的整編
作者:華瑋  来源:臺灣戲專學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崑曲  崑曲  整編劇  整編劇 
描述:亭〉演出,因而觀眾對於崑劇〈牡丹亭〉都有了深厚的認識。而根據白先勇的理念,是想要藉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機會,舉用培養年輕演員,吸引年輕觀眾點燃對美的熱,並且將崑曲的古典美學與現代劇場接軌,賦予崑曲劇
从“临川四梦”到冯氏“三言”:论汤显祖与冯梦龙的观及差异
作者:潘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  文学家  文学家  文学观  文学观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戏剧  戏剧 
描述:本文简要介绍了 汤显祖与冯梦龙这两位为而书的杰出文学家以及他们在我国文学发展史所具有崇高的地位。论述了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作家自身的生活背景而导致了他们观的差异,通过对他们的观、“四梦
系海峡两岸 笑迎天下宾客——台湾饭店掠影
作者:王宏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饭店  海峡两岸  宾客  两岸三通  台湾同胞  台湾文化  女作家  总经理  席慕容  白先勇  女士  先生  王英  常客 
描述:湾饭店,白先勇先生和凌峰先生就是这里的常客。北京台湾饭店是中国大陆地区享有盛誉的商务酒店,有客房300余间,中餐厅、咖啡厅以及"京城第一府"之
彰显真善美统一的共同理想——黄鹤国际女画家作品联展
作者:张善平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画家  真善美统一  作品  共同理想  国际  彰显  2004年  黄鹤楼  文化部 
描述:队伍克服种种困难,顽强地生存下来,并由
至“”的化身——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作者:洪艳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至情  至情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爱情追求  爱情追求 
描述:汤显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遒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美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礼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晚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黄黎星  来源:出版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拓展  中华文化  博士  准确  称谓  时期  目光  文质  周礼  睿智 
描述:"礼仪之邦",向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 称谓;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梅珍生 博士的新著《晚周礼的文质论》,将睿智的目光 投注于晚周时期,从"文"与"质"这对基本范畴 入手,对晚周礼学思想的哲学内涵准确进行把 握,并做出深刻的分析,拓展 和深化了中国传统礼学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