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
作者:暂无 来源: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故事 民间 诗
-
描述:民间有个故事.说苏轼一天有事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正在家睡觉,他便在书房等候,结果看到桌上有两句没写完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
北宋中后期士大夫的女性观:以王安石、司马光、程颐、苏轼为例
-
作者:张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士大夫 士大夫 女性观 女性观
-
描述:在婚姻、法律、经济、教育、文学等各个方面。以王安石、苏轼、司马光、程颐为代表的士大夫群体,今人较多关注他们的政治建树、学术思想,对于他们的女性观的研究显得零碎,缺乏系统性,他们对于当时的女性群体
-
北宋士大夫阶层对城市园林兴废的作用:以苏轼、王安石整治西湖
-
作者:王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北宋士大夫阶层对城市园林兴废的作用:以苏轼、王安石整治西湖
-
古人书画中的UFO
-
作者:暂无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UFO 《游金山寺》 书画 古人 苏轼 宋神宗
-
描述:【苏轼奇遇UFO】 宋神宗熙宁四年(1701年),苏轼夜游金山寺,忽见一团火焰状的东西从江心冒出,分外耀眼。苏轼万分惊奇,作《游金山寺》,写道:
-
至大至小苏东坡
-
作者:刘艳琴 来源:作文之友(快乐作文与阅读)(高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家庭教育 政治危机 王安石 苏轼 欧阳修
-
描述:公元1037年,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幼时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轼入朝为官,正是北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王安石开始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恩师欧阳修在内,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
“指尖传递,红色记忆”手机文学征文颁奖典礼举行娄底黄鹤诗歌
-
作者:暂无 来源:湖南工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综合 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共同主办,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共同协办的 “指尖传递,红色记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手机文学征文活动, 9月1日正式落幕。经过一个月的征集,评委会最终评选出12件获奖作品。北京吴泰昌的《我们欢迎你们》获得了散文组第一名,我省娄底诗
-
凌寒梅花分外香: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
作者:单英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 王安石 咏梅诗 诗歌意象 理想人格 形象 自然景物 象征 故乡
-
描述:梅花在中国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傲霜斗寒,凛然怒放于雪虐风冽,百花衰谢,寒凝大地之际;它冰肌玉骨,横斜疏瘦,国色天香,韵胜格定。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的形象比比皆是,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厚重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例说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
作者:汪永亮 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 策略 表现手法 陶渊明 题目 背景 王安石 咏物诗 步骤
-
描述:诗题是我们进行诗歌鉴赏
-
城市:上帝全新的杰作:徐芳诗歌近作《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
-
作者:葛红兵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文明的感伤乡愁以及这种乡愁的自我美化,乡土被描述成充盈、慷慨、生机、梦想、拯救之地;相比较而言,都市文化一直是他者,悲伤的乡愁使都市他者化,常常,它被建构和表述为匮乏、糜烂、退化,失禁的汇集地.
-
诗歌的芬芳:读徐芳的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
-
作者:张闳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在上海写诗",这句短语是一个矛盾修辞.长期以来,这座城市仿佛就是柏拉图笔下"理想国"的实现,总是致力于把跟诗相关的事物排斥在外.极度膨胀的城市,使一切都变得需要精打细算,以维持快速增长所必须的利润,物质挤满了城市空间,精神和情感如同城市绿地一样急剧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