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李渔关于戏剧语言的理论——阅读《闲情偶寄》札记
-
作者:全景长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语言 闲情偶寄 李渔 戏剧理论 戏剧活动 清代 汤显祖 语言规律 明代 见解
-
描述:见解。这些见解很多是符合戏剧语言规律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
临川派悲剧的爱情观和妇女观
-
作者:刘观林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派 爱情观 妇女观 悲剧 爱情理想 爱情至上 《娇红记》 王娇娘 汤显祖 《牡丹亭》
-
描述:重那么大。爱情本是人生之大题,必有所表现,而这类戏如此之盛不能不令人惊奇。中国封建社会是漫长的,而进程是缓慢的。中国封建社会具有超稳定性结构。封建经
-
一往情深的斗士——谈杜丽娘的形象
-
作者:资立安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封建礼教 后妃之德 后花园 个性解放 寻梦 开戏 汤显祖 柳梦梅
-
描述:之
-
轰动京城的江西赣剧——本刊举行推荐赣剧折子戏演出座谈会
-
作者:赓续华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折子戏 汤显祖 表演技巧 演员 观众 首都 戏剧 京城 窦娥冤 座谈会
-
描述:青年演员陈俐主演的《盗草》,并于12月3日举行了推荐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首都戏剧界人士有郭汉城、刘厚生、祝肇年、龚和德、刘乃崇、范溶、苏国荣、朱文相、周桓、金桐、马也、胡芝风、易凯、安志
-
恰如春在柳梅边——谈《拾画·叫画》的表演
-
作者:汪世瑜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汤显祖 昆剧 观众 昆曲 剧目 台步 演员 舞台形象 表演特点
-
描述:表上多下功夫,用艺术的魅力去征服观众,吸引观众。学演这出戏必须掌握“雅静甜”三个字。就是说要在淡雅的风格中透露出炽热的痴情,在恬静的情调中流露出诗情画意,在甜美的韵味中让人回味陶醉。为了达到这样的意境,他对我的要求确实够严厉的,无论是一个简单的造型,
-
"香山嶴里巴"辩正
-
作者:费成康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里巴 牡丹亭 澳门 风土人情 戏剧家 徐朔方 圣保罗 明代 解释
-
描述:门三巴寺.三巴寺,西名圣保罗(sanpaolo)教堂的音译."这一解释是似是而非的.
-
明清传奇的语言与音律之流变
-
作者:许金榜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音律 语言本色 元杂剧 汤显祖 中国戏曲 艺术形式 作品 牡丹亭 本色论
-
描述:作为一种合乐的、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语言和音律问题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它的成败
-
蒋士铨《临川梦》传奇漫议
-
作者:郭英德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汤显祖 蒋士铨 黄宗羲 戏剧家 牡丹亭 权贵 徐闻 善政 临川四梦
-
描述:引导
-
《中国梦》——导演的话
-
作者:黄佐临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座谈会 祖国 说明书 导演构思 汤显祖 经济独立 美国青年 惨淡经营 演出
-
描述:娘明明,原是酷爱芭蕾的,后又被“光荣地选拔”去学戏曲。中美复交后侨居美国几十年的外公接她去深造,但到了“天堂”一切都不是象传说的那么如意,书不想读了,要求经济独立。外公给她买下一个餐馆、自己惨淡经营。周围不少人追求她,其中有个比较谈得来的美国青年
-
论临川剧作艺术表现的独创性及其成因
-
作者:黄仁生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艺术构思 杜丽娘 “梦” 艺术表现 《紫钗记》 创作手法 卢生 《牡丹亭》
-
描述:基发挥了黑格尔的“情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