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20)
学位论文(522)
图书(118)
报纸(60)
会议论文(5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58)
地方文献 (120)
地方风物 (120)
非遗保护 (34)
才乡教育 (18)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135)
2011(133)
2010(123)
2009(109)
2008(94)
2007(100)
2005(72)
2004(69)
2001(37)
1999(39)
按来源分组
其它(613)
人民音乐出版社(8)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
外语与外语教学(3)
天津人民出版社(2)
齐鲁书社(2)
广陵书社(1)
新疆人民出版社(1)
晋中学院学报(1)
巴蜀书社(1)
·题·文
作者:刘雨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读者  春风  感受  江南  句子  听觉  写出 
描述:风的行踪,而且还写出了江南的神韵,“绿”字便是
鸳鸯
作者:马凤超  来源:天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眼睛  鸳鸯  长时间  莲叶  移植  盲人学校  失明  黑宝石  后遗症  牡丹亭 
描述:我曾经发过暂:这一辈子不再找女伴了。可是·…可是不行,周围的压力太大,独身主义行不通。我那唯一的亲人-姐姐,象逼命似的遇我再找对象。她哭鼻子抹泪的,一天几次唠叨:"赵直呀,你才三十六几的人,往后的日子还长哩,怎么能打一辈子光棍?"
作者:韩庆生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自珍  文天祥  贺知章  王安石  杜甫  名句  岑参  李白  陆游 
描述: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后,相继出现了屈原、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贺知章、陆游、岑参、文天祥、龚自珍等数以千计的杰出诗人。诗,就是他们在精心创作中用心血凝聚许多精妙绝伦、美目传神
金陵王学研究:王安石早期学术思想的历史考察 (1021-
作者:杨天保  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1021  1086  学术思想  研究  1021  1067 
描述:金陵王学研究:王安石早期学术思想的历史考察 (1021-
香奁艳曲坛:黄峨、徐媛、景翩翩、蒋琼散曲研究
作者:宋素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峨  徐媛  景翩翩  蒋琼琼  散曲  研究 
描述:、婉丽。这两位女性作品较多,风格多样,是明代女性散曲家中的代表。而景翩翩和蒋琼琼的作品则记录了她们的思想和感受,反映了当时风尘女子的共同心声。本文在研究这四位女性时主要从创作背景、散曲内容、艺术风格
漫谈“诗”和“词眼”
作者:陈志明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  动词  五言诗  七言诗  王安石  采采  薄言  锻炼  完全句 
描述:相传张僧繇画龙,一经点睛,便凌空飞去。诗,词眼,有似于此。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词眼。微云、河汉、疏雨、梧桐,何等寻常的景物
如何辨析“诗
作者:李政  来源:读与写(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析  阅读  王安石  生动形象  古诗  概括性  准确  作者  创作背景 
描述:古人作诗,喜设诗,善设诗。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是阅读古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03年高考全国卷对"诗"辨析的考查,以其新颖和符合鉴赏规律获语
浅谈“诗
作者:李盛仙  来源:长白山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动形象  诗词  精炼传神  王安石  形容词  名句  春风  境界  艺术感染力 
描述:。说到"诗",人们总爱举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名句。诗中的"绿"字就是"诗"。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复改为"满"字
从“诗”说起
作者:浪波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鉴赏力    境界  读者  例证  心灵  醉翁亭记  王安石  作者 
描述:古人论诗,有“诗”之说。东坡诗云:“君虽不作丹青手,诗亦自工识拔。”这里所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力与鉴赏力。但是具体到一首诗或一句诗,所谓“诗”,则是指篇中凸现主旨的某一句(一联)或某一字
"诗"探微
作者:高永利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词旨  修辞效果  诗词鉴赏  苏轼  增损  北宋  元代 
描述:"诗"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句:"天工忽向背,诗巧增损."范温的诗话更以"诗"为名,题为<潜溪诗>."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