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西部温热水分布规律及地温场特征
作者:饶贤华 马英英 周良卿 章高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铀矿床  温热水  地温场 
描述:经对西部邹家山、居隆庵及牛头山铀矿床的地质、水文地质和井温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邹家山矿床温热水形成的主要条件,以及西部地温场特征。
华南深部铀矿找的方向、方法及潜力:以铀矿为例
作者:胡宝群 邱林飞 孙占学 吕古贤 李满根 王昇 蔡飞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深部找  热液铀矿床    华南 
描述:一些新思路和新标志。以此为基础,选择工作程度高的成矿区带,开展深部找试验,总结、归纳、分步推广到外围
沙洲矿床绿泥石化特征及与铀成矿关系
作者:张展适 邓林燕 蒋振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Fe)、Al~Ⅳ、n(Fe)/n(Fe+Mg)等特征值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计算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并进而
居隆庵铀矿床蚀变研究
作者:张玉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居隆庵铀矿床  微脉浸染型铀矿床  蚀变分带  交代作用 
描述:研究成果。 火山盆地环状构造和研究区发育的NE、NW向断裂交织的构造体系,为成矿流体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空间条件。该矿床控构造是邹家山-石洞断裂及其派生出的一系列张性-张扭性裂隙群。这些裂隙群
西部铀钍矿床的成矿机理研究
作者:孟艳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钍的存在形式  钍的成矿温度  Th–Pb年龄  钍成矿机理  西部铀钍混合矿床 
描述:的差异性,进而探讨热流体在钍化过程中的演化过程及钍成矿机理。通过西部铀钍混合矿床的蚀变岩石学的研究工作,查明了该地区化蚀变的特征:碱交代期发育碳酸盐化、钠长石化,是早期单铀型化蚀变;灰绿色
俄罗斯地质学家B.H.卡赞斯基博士在考察后的学术报告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铀矿地质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床  铀矿床  火山岩  火山岩  考察  考察 
描述:俄罗斯地质学家B.H.卡赞斯基博士在考察后的学术报告
居隆庵铀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
作者:吴柏林 周鲁民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成矿热液  成矿热液  包裹体  包裹体  同位素  同位素 
描述:热液物理化学性质为弱酸、弱还原性的中低温热液,成岩成矿物质既来源于深部(上地幔),又有浅部物质的混合。
热液水云母化及其与铀矿化关系研究
作者:温志坚 杜乐天 刘正义  来源:矿床地质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  铀矿  水云母化  水云母化  伊利石  伊利石  蒙皂石混层矿物  蒙皂石混层矿物  铀成矿作用  铀成矿作用 
描述:释了以群脉型矿床为主的特征 ;蚀变岩石中高蒙皂石含量的粘土矿物为后期形成富大铀矿起了富集 U的作用。
赣中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
作者:周玉龙 杨松  来源: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逆冲推覆构造  铀矿化  铀矿化  作用  作用 
描述:地质环境.推覆体下隐伏构造是岩浆侵入、液运移的良好通道和存储空间,致使深部成矿热液在局部富集形成矿体.化部位一个是富集于次火山岩接触带产状变化或形态变异处;另一个是富集于隐伏逆掩断层与基底NE
江西西北部与东南部矿床侵蚀程度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万良 刘德长 李子颖 张静波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矿床分布  矿床分布  成矿类型  成矿类型  侵蚀程度  侵蚀程度  铀矿  铀矿 
描述:出规律,不是成矿地质结构差异引起的,而是侵蚀程度不同所致。从西北部到东南部,矿床侵蚀深度逐渐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