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高未必和寡 源远还须流长: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高校巡演
-
作者:邹红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高校巡演 高校巡演
-
描述: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大学生们萌发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明代《牡丹亭》評點中情節結構與人物塑造之探討
-
作者:陳慧珍 来源:戲曲學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湯顯祖 湯顯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評點 評點 情節 情節 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
描述:種外,主要論述重心放在情節結構與人物塑造二方面,希望藉此呈現明代《牡丹亭》評點之理論貢獻。
-
汤显祖戏剧中诗歌语言“曲”的文体选择—《牡丹亭》三个英译本
-
作者:房春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诗歌语言 文体选择 牡丹亭 英译本
-
描述:汤显祖戏剧中诗歌语言“曲”的文体选择—《牡丹亭》三个英译本
-
从悲剧的角度比较研究《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
-
作者:郗慧娟 郭瑞芳 郝宝燕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杜丽娘 牡丹亭 比较研究 柳梦梅 中西方文化 莎士比亚 追求爱情 汤显祖 主题思想
-
描述:人物形象和冲突结构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
以诠释学视角解读《牡丹亭》不同英译本
-
作者:杜丽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诠释哲学 诠释学 理解的历史性 视角 视域融合 牡丹亭 效果历史 翻译研究
-
描述:,及其对翻译研究的不容忽视的启示和意义,同时结合《牡丹亭》三个英译本,对其文化词语和典故的翻译特色和翻译风格,以及诗歌部分的翻译风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目的在于利用诠释学视角研究说明由不同译者翻译会
-
谈昆曲电视剧《牡丹亭》的艺术再创作
-
作者:倪立 来源:中国电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电视剧 昆曲 传统戏曲 电视台 场景 蒙太奇 观众 柳梦梅
-
描述:昆曲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绵长的发展过程中深受我国各阶层民众的喜爱。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欣赏它的婉转典雅、柔曼悠远,一些电
-
《牡丹亭》中杜宝的角色分析
-
作者:魏淑珠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角色分析 杜丽娘 柳梦梅 戏曲研究 意志自由 李全 情与理 理性
-
描述:徐朔方在他校注的《牡丹亭》前言中说杜宝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所谓正派人物,但又认为汤显祖把他写得正派只是为了用来揭发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还说,虽然杜宝勤政爱民、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并且视女儿为掌上明珠
-
人鬼情未了:阅“前线”舞剧《牡丹亭》
-
作者:罗斌 李国平 来源:舞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舞剧 爱情 汤显祖 冲击波 舞蹈 前线 第一印象 故事 表达
-
描述:风的同名舞剧,由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搬上舞台。观此剧目,第一印象:剧作整体状态的超
-
文物专家冯咏浩呼吁 请保护正在消失的古井
-
作者:暂无 来源:西江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潘粤华
“自从包公在肇庆发动群众挖井取水后,城区的古井文化就越发厚重。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少古井被填埋,当中不乏一些有较大历史价值的水井。”日前,肇庆市博物馆原馆长冯咏浩告诉记者,按照国家、省等有关要求,我市已全面开展文物普查工作,他希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关注古井的保护,因为“如果因保护不当而
-
世间唯有情难死:读三妇合评本《牡丹亭》
-
作者:李保民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评点 情感 读者阅读 妻子 女性角度 感受 汤显祖 艺术特色 杜丽娘
-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杰作,一经问世,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剧中的青春少女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由病至死,最后死而复生的遭遇,曾感动了各阶层无数的民众,为之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