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60)
报纸(3414)
学位论文(141)
图书(71)
会议论文(4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95)
历史名人 (3116)
地方风物 (7)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3)
文化溯源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98)
2012(663)
2011(540)
2010(588)
2009(509)
2008(535)
2007(361)
2006(227)
2004(160)
按来源分组
光明日报(36)
艺术评论(18)
文化交流(15)
华文文学(12)
远见杂志(4)
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4)
紫禁城(3)
作文升级(2)
人民文摘(1)
书城(1)
至“情”的化身——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作者:洪艳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至情  至情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爱情追求  爱情追求 
描述:汤显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遒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美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
简析《牡丹亭》中的性与情
作者:杨艳琪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爱情    文学家  后花园  主题  万历  祁彪佳 
描述:牡丹》。”《牡丹亭》一问世,就掀起了一场狂潮,“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浅谈青春版《牡丹亭》的人情美
作者:王燕飞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曲  汤显祖  观众接受  女主角  牡丹亭  舞台表演  表现手法  演员 
描述:浅谈青春版《牡丹亭》的人情美
农民养老应是——基于国民年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全民基本
作者:陈建华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老制度  农民  国民年金  个人账户  国民待遇 
描述:属于社会再分配,每个老年公民有权平等地享有;(3)必须以现有既得利益者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为前提;(4)养老保障水平以我国政府承诺的60%替代率为基准。
梦幻形式中的潜意识愿望——《牡丹亭》之“奇”的精神分析研究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潜意识  牡丹亭  杜丽娘  梦幻性  戏剧形式    爱情故事  戏剧情节  形式表现  愿望满足 
描述:剧。然而,若干年来,《牡丹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奇”的重复上,而对于《牡丹亭》到底是一部什么样形式的戏剧和这种形式的戏剧表现
从《牡丹亭》到《陈三五娘》——“全本”传统戏在台湾的“新生
作者:黄文娟  来源:艺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梨园戏  牡丹亭  台湾  传统戏曲  传统剧目  新生  昆曲  演出  歌仔戏  大陆 
描述:道有昆曲。几乎在同一个时期,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悄然带着它最古老的剧目《陈三五娘》第三次赴台湾演出,之后又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牡丹亭·惊梦》赏析
作者:王丽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个性解放  女子  三春  伤春    爱情  杜鹃 
描述: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牡丹亭·惊梦》赏析
昆音悠悠飘韩国——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剧组赴韩演出掠影
作者:尹建民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国  世界文化  苏州  演出  昆曲艺术  牡丹亭  文化交流  古文化  中国  观众 
描述:的是来自昆曲发源地的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携带的剧目又是昆曲经典名著《牡丹亭》。
十年一
作者:毛文霞  来源:戏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惊梦》  昆曲  地方戏曲艺术  中国  表演艺术 
描述:十年一
论冯梦龙改本《风流
作者:李红玉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风流  牡丹亭  冯梦龙  主题思想  文学性  改编本 
描述:牡丹亭》曾在晚明引起“家传户诵”的轰动效应。其美妙的语言、奇幻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而韵律协的缺陷又令人深感遗憾。为使它能完美地呈现于舞台,一些曲家纷纷举笔,对之进行窜正改写。冯梦龙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