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13)
报纸
(44)
会议论文
(5)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0)
地方文献
(9)
地方风物
(3)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2
(4)
2008
(16)
2006
(4)
2005
(2)
2001
(6)
2000
(5)
1995
(4)
1991
(2)
1985
(3)
1984
(4)
按来源分组
中学生百科
(2)
小学科学(教师版)
(1)
党政论坛
(1)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
老区建设
(1)
语文教学与研究
(1)
读书杂志
(1)
英才
(1)
朔方
(1)
小学语文教师
(1)
相关搜索词
名篇
《疑与悟》
国家目标
清初
世俗
培养学生
利用课
源远流长的历史
精工
命门火
吏治改革
地主阶级
圣旨
子产
史料
国文
创作
唐太宗
主动性
杨注
太史公
人之所以为人者
失校
孔子
君臣关系
反映时代
古代特权法
复仇
初中语文教学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疑议】搜索到相关结果
163
条
“天下之中”与周公测影辨
疑
作者:
张强
来源:
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下之中
周公
日中测影
洛邑
《周礼》
描述:
“天地之中”的“地中”,即“天中”在地面的映射。西周时期,洛邑地区作为“天下之中”则常被表述为“土中”或“地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非一个纯粹的自然地理学概念,而是政治地理性概指概念。
高中音乐鉴赏"
疑
进"教学探究
作者:
曾祥军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探究
音乐鉴赏
高中
主观唯心主义
教学实践
哲学家
陆九渊
教育家
描述:
南宋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学贵有
疑
,
疑
则有进”的思想。
新版《牡丹亭》“无处不新”引热
议
作者:
李峥
来源:
解放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李峥)昨晚,京剧梅派青衣史依弘与“昆曲王子”张军合作的2012版昆曲《牡丹亭》在东方艺术中心落下帷幕。制作人、编剧、导演、舞美、灯光及音乐设计均来自宝岛台湾,使得此版《牡丹亭》有类似台湾“新京剧”的表现风格。 该剧以杜丽娘、柳梦梅二人为主线,其余只留下春香、石道姑及二位花
戏曲名著整理改编三
议
作者:
吴乾浩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戏曲改编
元杂剧
《牡丹亭》
改编本
改编者
《西厢记诸宫调》
古典戏曲
王实甫
“神”
描述:
惟“名”是从 戏曲的整理改编,换言之是对前人或同时代人同类作品的继承与借鉴,从整理改编者的愿望来说,总是希望跨越往昔有新的进展。由于创作上的接力,许多戏曲名篇往往由此途径得以产生。清代著名戏曲作家洪升那自谓“一生精力在《长生殿》”的名篇,写作十余年,三易其稿,归之于新创作是恰当的。但以此作的关目、
淮北相山区边
议
边改抓落实
作者:
许根宏
来源:
安徽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抓落实
相山
淮北
座谈会
领导班子成员
征求意见表
先进性教育
推进工作
操作步骤
思想根源
描述:
淮北相山区边
议
边改抓落实
齐
议
闭家锁 细说利与弊
作者:
来源:
中山大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正方:“闭家锁”锁入真境界 09级岭南学院金融系翁同学: “秀才不出门,尽晓天下事。”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懂得运用网络这个平台去了解百科知识、时政热点。而宅在家里则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去获取知识。再者,比起在实践中学习,坐在家中轻而易举地获得间接经验,难道不是更高效更便利的选择吗?要知道,很
台湾舆论热
议
“胡吴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内蒙古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台湾舆论热
议
“胡吴会”
简
议
欧阳修的经济立法思想
作者:
陈金全
李进一
来源:
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经济立法
青苗法
王安石
法律思想
铁钱
方田均税法
宋王朝
范仲淹
崇文总目
描述:
简
议
欧阳修的经济立法思想
简
议
李觏的经济法制思想
作者:
陈金金
来源:
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法制思想
李觏
北宋中期
损上益下
土地问题
经济法律思想
土地所有权
贫富两极分化
抑商
立法思想
描述:
被任用的学者,“道德文章,卓绝于世”,其思想有一定的开创性。但是,九百多年来却很少有人去注意他,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后,①才逐步引起学术界的兴趣和关注。他的法律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北宋改革派们的观点。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其经济法制思想作一粗浅分析,以窥其变法革新思想之一斑,不当之处,尚祈批评指正。同庆历改革派人士一样,李觏也十分注重生民的实际利益,“人所以为人,足食也,国所以为国,足用也。”②李觏关心民瘼,注意人民的衣食生计,把食用作为“人”与”“国”的根本问题看待。他引用孔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认为“治国之宝,必本于财用”。因此,他的法律思想同北宋中期的经济关系极其密切,在他论述经济的思想中.反映出比较丰富的经济法律思想,并且对王安石及其经济立法产生了直接影响。李觏根据《周礼》的理财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振救时弊的经...
元明清时期的“西北水利
议
”
作者:
王培华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北水利
徐贞明
徐光启
潞水客谈
修水利
清时期
虞集
郭守敬
西北地区
《农政全书》
描述:
有大量荒地的北方官员和宦官的反对,西北水利最终没有完成,而只是成为这一时期江南人的一种理想。但是他们关于西北水利的理论,对今天西北地区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