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1993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综述
作者:郭齊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文化研究  朱熹研究  文化交流  王安石  思想史  参考值  本年度  唐宋  教育思想 
描述:,推动了宋代文化研究的发展。研究成果方面,全年共出版有关专著三十余部,选集、整理本、资料采编、普及性读物五十余种,发表论文约六百篇。其中,关于宋代文学的专书和论文均占研究成果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余
以古文为四六:欧阳修对宋四六的开创之功
作者:施懿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六文  古文  文化研究  宋四六  宋代  革新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校勘  创作 
描述:常常避而不谈。事实上,欧阳修对宋
1992年宋遼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作者:王蓉貴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哲社版  宋代  社科版  李清照  古籍整理  四川  王安石  出版社  古籍出版 
描述:1992年宋遼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1997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作者:王蓉貴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哲社版  社科版  宋代  李清照  王安石  北宋  朱熹  文物  唐宋 
描述:1997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刘敞之生平与学术
作者:张尚英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文化研究  王安石  北宋  十三年  宋代  平舆  晃公武  生平  成就 
描述:敞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笔者不揣浅陋,拟对刘敞的生平与学术作初步的探讨。
汪藻及其四六文研究
作者:施懿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六文  宋四六  文化研究  王安石  宋代  舍人  生平  二十年  特色  张邦昌 
描述:汪藻四六文"游乎苏、王之间",可谓"集大成"者:一方面承继苏轼的散体四六行云流水的风格,语言明畅,气机灵动,自然流畅;另一方面又承继王安石四六"谨四六之体"的做法,製作得体,对仗工整,不出四六文写作之常格。这样,汪藻四六就兼具北宋四六两派的优点,成为南宋四六的典型代表。北宋四
范仲淹与晏殊
作者:劉德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晏殊  文化研究  宋代  士大夫  政治改革  宋史  政治家  朝廷  北宋 
描述:范仲淹与晏殊是宋型士大夫的杰出代表,他们同在"恢儒右文"的时代氛围里成长,同时活跃于北宋中期,同是三位一体的学者型政治家,即兼官僚、学者、作家于一身,共同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事业,为有宋一代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范仲淹长晏殊两岁,却终
试论宋人的年谱观
作者:吴洪澤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人  宋代  文集  编年  年表  朱熹  胡仔  孔子  王安石  魏了翁 
描述:早在1987年,四川大学古籍所为编纂《全宋文》而普查现存文献时,枣庄老师就安排我普查宋人年谱,刘琳老师也予以指导。因此,我得以接触并逐渐瞭解年谱体,进而与之结下不解之录,先后编成《宋人年谱集目
苏轼的士大夫特质
作者:孫民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文化研究  王安石  北宋  文集  神宗  利民  宋代  君主  苏轼 
描述:"士大夫"这一階层,古已有之,但真正成熟,恐怕始于北宋。这一成熟,不仅表现在北宋士大夫已有了鲜明的意识形态,"先天下之尤而尤,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而且还表现在他们与君共治天下的行动上,如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在范、王二相的影响下,士大夫们
试论后世对邢昺《尔雅注疏》的评价
作者:霞紹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疏  尔雅  名物  郭璞  王安石  宋代  朱熹  清代  训诂  重要作用 
描述:《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训诂专书,也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我国文献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尔雅》汇集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古语、方言和名物词汇,记录了中国当时的典章礼仪制度,在我们阅读古籍、辨识名物、了解典章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正如郭璞《尔雅注·序》所言:"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