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刘大年与史学界“老”
作者:周秋光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史学界  马克思主义  历史文献  史学领域 
描述:《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七言律诗的风格与平仄之关系
作者:叶桂桐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言律诗  五言律诗  风格  七律  五律  拗救  胡应麟  节奏  杜甫  组织方式 
描述:例:
寇伏法”应是和局
作者:杨明忠 陶诒谟  来源:象棋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象棋  着法  寇伏法”  和局  布局 
描述:宝”。现将着法补充修订如下。成为一则精彩上乘的江湖佳局。
皖籍状元旧事(
作者:李传玺  来源:江淮文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状元  不正当手段  传奇色彩  王安石 
描述:杨寘的状元真的是夺王安石的吗?杨寘(1014—1044年),字审贤。安徽合肥人。他是宋朝庆历二年(1042年)壬午科的状元。杨寘之高中状元有着一
诗歌教学引导
作者:邓金艳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培养学生  诗歌教学  引导学生  古诗    诗言志  课程理念  语言文字  王安石  丰富想象 
描述: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练,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诗学素养。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第二十九讲 民俗()
作者:李霞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农历  习俗  别称  礼制 
描述: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这在《周礼》一书中已有提及。后来文人学者、贵族也私下效仿,对月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流传至民间,渐渐成为了一项传统活动。发展至唐代,因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最终成为固定的节日。到宋时,中秋节已十分盛行。在北宋京师,到了中秋之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更衣焚香拜月,述说心愿祈求月神的保佑。南宋时,人们互相赠送月饼,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会舞草龙、砌宝塔等。到了明清,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了重要的节日之一。烧斗香、树中秋、点宝塔、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将节日点缀得丰富多彩。 关于中秋,还有很多传说,如吴刚伐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无盐拜月等,这些美好的传说流传很广,为节日增添了无限浪漫的色彩。今天,人们仍愿意设宴赏月,合家团圆。
、共产党员应是学习的模范
作者:暂无 来源:党的教育(农村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共产党员应是学习的模范
王英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天津市原劳动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2月13日逝世,享年82岁。 王英同志遗体已于2月16日在北仓殡仪馆火化。
畯”“后稷”考
作者:张希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后稷  《诗》  《七月》    《周礼》  农神  周人  大夫  《文心雕龙·风骨》  《说文》 
描述:畯”“后稷”考张希峰""一词,《诗》凡三见,曰《七月》、《甫》、《大田》。三诗皆述农事,有套语"彼南亩,至喜。"《七月》毛传:"大夫也。"郑笺:"……耕者之妇子,俱以来,至于南亩之中
还原
作者:李则鸣  来源:求索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轲  诸侯  民户  郑玄注《周礼》  本义  庶民  军事编制  汉儒  平民  国语 
描述:的内涵在古代文献中本有明确的记载,唯因孟轲的“润泽”和汉儒的臆训,便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后之学者因而袭之,传讹至今。笔者不揣谫陋,试图正本清源,还其原貌,刍荛之见,旨在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