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绿色生命的使者
作者:张珠  来源:长城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种子公司  种子生产  绿色生命  阳原县  利山  制种基地  玉米种子  玉米制种  王安石  绿色工程 
描述:求绿色世界。你看,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人类离不开绿色,动物离不开绿色。没有绿色的大自然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绿色生命的本源是种子。
珍爱生命的阳光
作者:黄松海  来源:中学生读写(初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海  《珍爱生命的阳光》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散文 
描述:只有历经风雨,才能看见绚丽的彩虹;只有穿越阴霾,才能迎来明媚的阳光。心中有爱,坚强乐观,我们的生命就永远会有阳光的照耀。品读下面这两篇文章,你一定会珍爱生命里那一缕阳光……[编者按]
轻视生命之人不可交
作者:单增科  来源:文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道德性  尊重生命  基本规则  社会生活  王安石  损害  微小  社会交往  生活细节 
描述:人在什么时候是最具有道德性的呢?是在努力不损害任何一个微小的生命的时候。对生命的尊重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那么,为什么要尊重生命呢?
课程应是对生命存在的关照
作者:赵原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存在  课程  学生 
描述:课程关于且面向生命的经验的增长与智慧的生成,在促进生命发展的同时也转变着课程自身,我们存在、生活、发展于课程之中。师生作为学习共同体真实参与于课程之中,课程致力于使学生成为睿智的人而不仅仅是
语文课堂应是生命课堂
作者:张素君 叶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生命课堂  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  关注学生  人文精神  工具理性  教学过程  科学主义思潮  语文教育 
描述: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但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深受科学主义思潮
陆九渊哲学的解释学意义
作者:刘雪影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解释学  六经注我  方法论解释学  本体论解释学  本心  理解  实践 
描述:实践伦理学的特征。 1、陆九渊哲学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但贯穿始终的是其伦理哲学,其所有本体论和认识论只有放置于伦理视角中才是可以理解的。 2、陆九渊的伦理哲学不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伦理
对《伤仲永》科学性的探讨
作者:潘明 董玉叶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性  王安石  唯物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实践  早期散文  文字叙述  客观事物  思想性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伤仲永》一文是王安石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他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观,借方仲永的生活事例,突出
校训不应是积木游戏
作者:月影龙魂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校训  积木式  游戏  大学精神  中学校  小学生  团结  外来工  个性  实践 
描述:训是什么,但多多少少也能猜出个大概。因为这些本来就是那几个全中国通用的"口号",不同的只是像小
东坡在岭南之五:“细和渊明诗”
作者:莫砺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  明诗  岭南  生命  金山寺  惠州  黄州 
描述:东坡五十九岁南迁惠州,六十五岁渡海北归,次年逝世,岭海七年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为艰难困苦的一个阶段,然而也是其生命之光最为光辉灿烂的一个阶段。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即将走到生命
陆象山的政治思想与实践
作者:曾春海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陆象山的政治思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