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美学视角下《牡丹亭》汪榕培英译本研究
-
作者:冀丽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翻译美学 意境 美的再现
-
描述:术方面达到了创作的最高水准。如何通过翻译使目的语读者感受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魅力,体会美的感受,一直是译者面临的挑战和不断追求的目标。 本文以中国当代翻译美学为理论依据,对汪榕培教授的《牡丹亭》英译本
-
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文学典故翻译技巧探析
-
作者:李学欣 来源:长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典故 典故 译语读者 译语读者 译者 译者 杜丽娘 杜丽娘 形象鲜明 形象鲜明 原典 原典 柳梦梅 柳梦梅 喻义 喻义 正确理解 正确理解
-
描述:榕培教授却以其广博精深的学识和严谨不苟的治译精神出色地解决
-
传神达意:汪榕培英译《牡丹亭》赏析
-
作者:曹静 来源:神州(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神达意 传神达意 得意得形 得意得形 达意为先 达意为先 神韵与印象 神韵与印象
-
描述:汪榕培英译《牡丹亭》兼顾神韵与印象,将“传神”与“达意”作为其翻译追求,以期创造性地准确再现原作的风采.本文从韵译诗词;文字“游戏”;文化典故三个角度探讨了汪译《牡丹亭》的“传神达意”之意蕴.
-
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
-
作者:张政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
-
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
-
作者:张政 来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所以翻译时 ,除了翻译语言表层的信息外 ,更要翻译语言深层次的文化含义。作者结合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本 ,从文化翻译之难 ,《牡丹亭》译本在文化翻译方面的处理策略和方法等谈了
-
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之《惊梦》个案浅析
-
作者:刘婷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榕培 汪榕培 《牡丹亭》 《牡丹亭》 《惊梦》 《惊梦》 译者隐身 译者隐身
-
描述:文章主要分析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的第十出《惊梦》,从译者显身的层面,探讨译本的翻译策略,并认为译文中存在的否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文质量。
-
黄松坚、廖洪标、杨玉榕上榜
-
作者:吴佳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分别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松坚、廖洪标、杨玉榕。
记者了解到,71岁的黄松坚、76岁廖洪标凭其高超的
-
琴声一曲 挑动青春:《琴挑》的艺术个性
-
作者:岳美缇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琴声 艺术个性 《玉簪记》 昆曲艺术 代表人物 艺术成就 传统戏
-
描述:牡丹亭》,七年后他又排了青春版《玉簪记》。他对我说,在艺术成就上,《玉簪记》可与《牡丹亭》媲美。
-
黄鹤楼下抚瑶琴仙乐飘荡秋江湄
-
作者:暂无 来源:楚天都市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如诗如画的演出现场记者叶茂林摄记者何君辉实习生汪洋吕傲傲子王金晶千古胜地,百尺楼台,飘飘仙乐,万里涛声。昨日的黄鹤楼美景如画。由八艺节省筹委会办公室、省文化厅和本报联合主办的“楚天都市之夜·八艺节
-
《白云黄鹤是故里》为琴台音乐节精彩揭幕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晚会《白云黄鹤是故里》让观众过目难忘、感叹不已。记者刘洪洋&摄
记者耿愿&王娟
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首届琴台音乐节,昨晚在琴台大剧院拉开序幕。由武汉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都市风情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