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87)
报纸(776)
学位论文(173)
图书(142)
会议论文(4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573)
地方文献 (30)
地方风物 (6)
非遗保护 (5)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467)
2012(523)
2011(523)
2010(528)
2009(454)
2005(254)
2004(230)
2001(223)
1995(218)
1988(134)
按来源分组
成才之路(7)
学苑教育(7)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
考试周刊(6)
求实(4)
广东社会科学(3)
中国教师(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1)
宋高宗朝科举制度的重建和改革
作者:朱瑞熙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高宗  特奏名  四川  十七年  重建  士人  三十年  出身  王安石  科举制度 
描述:宋高宗赵构是南宋时期的第一位皇帝,公元1127年至1162年在位。在他的统治时期,科举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一年的初步重建阶段、绍兴十二年至二十五
王安石推行免役法与改革兵制兵役无关:苏轼也主张改革宋朝的差
作者:赖正和  来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免役法:兵制  王安石:免役法:兵制  兵役  兵役 
描述:文章用大量的史料阐明王安石推行的免役法是对差役法的改革,与北宋王朝实行的募兵制及与之相应的兵役没有关系,澄清了最近出版的某些书籍说王安石推行的免役法是改革北宋兵制兵役的措施所造成的混乱。
北宋前中叶财政体制的变迁:以王安石的财政改革为中心
作者:李义琼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财政制度  财政制度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  募兵制度  募兵制度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 
描述:和政府职能的变化的客观要求,即北宋前中叶不断加强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要求财政上相应出现日益增强的君主控制和中央集权趋势。第四章分析北宋中叶王安石的财政改革,正是上述财政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的结果。王安石
王安石历史评价面面观
作者:何文国  来源: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历史评价  历史评价 
描述: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虽然去逝已九百余年,但由他主导的变法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之一,可谓盖棺而无定论,九百余年中,王安石约有八百来年是被否定,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人们对他的评价
王安石之死
作者:冯伟林  来源:各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宰相 
描述:一 元祜元年(1086)四月六日,66岁的王安石在江宁府(南京)的半山园去世. 司马光这位新上台的宰相,此时正在家养病,当即提笔给另一位宰相吕公著写了一封信.
王鑫变法失败,王安石从扬州回南京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张居正,他们所主张的变法,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过浓重的一笔。两人的下场却有所不同,张居正要好过王安石,套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解 密王安石变法失败 扬州是一座很美的城市
王安石的谜语
作者:暂无 来源:快乐语文(中高年级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谜语  谜语  朋友  朋友  游戏  游戏 
描述:一次,王安石跟一位要好的朋友玩拆字游戏,他对朋友说:“我出个谜语让你猜。”朋友点头答应。王安石便说:“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请你猜一下这是个什么字?”
北宋熙寧年間政府機構改革述論
作者:李國强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機構改革  中書 
描述:北宋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執政,在注重理財的同時,對中央及地方政府機構多有改革。中書的改造,主要通過設立編修中書條例司和中書檢正官。地方的改革,重點在察訪司的設置,通過檢正官一總於中書。改革
王安石钓鱼
作者:李开周  来源:环境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钓鱼  食盐市场  食盐专卖  老百姓  成本  价格 
描述:现在国内食盐市场没放开,依然是食盐专卖,若一斤盐成本为三分钱,用一块钱的价格卖给老百姓,每斤盐能赚九毛多,政府从中获利巨大。宋朝也搞食盐专卖,一斤盐成本十二文(宋高宗时淮浙盐场官方统购价),用一百八十文的价格
王安石的智慧
作者:朱国勇  来源:哲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智慧  江南地区  受灾面积  老百姓  米价 
描述:北宋庆历七年,江南地区阴雨绵绵,连下了好几个月,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受灾面积达一百二十七个县。米价接连上涨,到了十月,米价就由原来的每石四百文涨到了一千五百文,老百姓们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