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1)
报纸(130)
学位论文(15)
会议论文(6)
图书(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5)
地方文献 (45)
宗教集要 (9)
红色文化 (8)
地方风物 (4)
非遗保护 (4)
才乡教育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70)
2013(19)
2012(22)
2011(34)
2010(17)
2009(32)
2008(21)
2007(15)
1986(3)
1984(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
羊城晚报(2)
深圳特区报(2)
学术月刊(1)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
河南图书馆季刊(1)
图书情报工作(1)
文献(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浙江学刊(1)
蔚蓝色的海洋应是和谐之
作者:暂无 来源:辽沈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蔚蓝色的海洋应是和谐之
试论苏轼岭的咏物诗
作者:韩国强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苏轼  荔枝  苏拭  椰子水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平生功业  思想轨迹  文学作品 
描述:查出他晚年的思想轨迹。 一 苏轼岭的咏物诗的主要内容是赞美岭的琪花佳果,抒发诗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苏轼在岭的咏物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岭琪花佳果都成了他歌咏的对象
浮沉近一生
作者:毛志成  来源:北方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  初中生  学习成绩  必然性  原因  人为因素  小农意识  刘绍棠  语言  作家 
描述:一个人尤其是儿童、少年,与文学结缘总是有"偶然"原因的。有时,近于宿命,粗看上去很像是由瞬间之"因"演变出的"果"。但后来一想,那样的事又带有极强的必然性,人为因素占了一大半。例如:半个世纪前,我十二岁时还是初中生。喜
“汤若批评”曲本考
作者:朱万曙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批评内容  评点本  异梦  戏曲研究  评点者  陈继儒  戏曲家  上海图书馆  眉批 
描述:明代刊刻的署名汤显祖批评的曲本有十种以上。这些评点本因为汤显祖的戏曲家身份,后世一些相关的论著常常对此有所讨论。但是,这些曲本哪些是有价值的本子?哪些是书商抄袭的本子?汤评的真实性又如何?对这些问题尚未见讨论。本文即对汤评曲本作些力所能及的考辨。
拾贝:黄永年
作者:朱琪  来源:书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版本目录学家  古籍整理  陕西师范大学  江苏江阴  学术研究  顾颉刚  黄氏  历史学家  吕思勉  藏书印 
描述:黄永年(一九二五—二○○七),江苏江阴人。一九五○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后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是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历史学家。黄氏在学术研究上先后师从吕思勉、顾颉刚、童书业,是学者篆刻家的典型。十三岁见线装古书上的藏书印而始习篆刻,二十岁师从篆刻家郭枫谷。
汤显祖与茗四梦
作者:邹自振  来源:江西高校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1550  1550  1616  1616  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描述:汤显祖与茗四梦
陶淑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青岛市总工会原疗养事业管理处副处长、离休干部陶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6月29日11时20分在青岛逝世,享年85岁。陶淑同志系山东省乳山市人,1939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4月
裁校勘学述论
作者:漆永祥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勘学  述论  宋本  底本  改字  杜注  《周礼  《说文解字注》  戴震 
描述: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周礼汉读考》、《春秋左氏古经》、《声韵考》等,其毕生用力最勤而堪称为代表作的是《说文解字注》(附《六书音均表》),世多单行本。段氏为清代小学名家,也是皖派校勘学家的代表之一。本文试就其在校勘学方面的成就加以述论。
茗堂和汤显祖墓
作者:晓旭  来源:江西历史文物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  《牡丹亭》  公元  茗堂四梦  《紫钗记》  明神宗  太常寺  剧坛  书香 
描述: 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 剧大师,他与莎士比亚恰似两颗明星在东西方剧坛上交相辉映。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1550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里。他字义仍,又号若、若士、清远道人等。明神宗万历年间考中
茗堂断记
作者:吴文丁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抚州  沙井  高韵  绝俗  戏曲家  剧坛  《牡丹亭》  故里 
描述: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其中以“茗堂”最著名。我国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生前最爱白瓣绿蕊、高韵绝俗的茗花(即白山茶)。他弃官回到故里——江西抚州后,用十年时间,借助亲朋的资助,建成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