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包恢诗论研究
作者:郭瑞芳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境  理学  道家思想  张力  超越性 
描述:诗人修养论得以发展。包恢继承了前人“有感 而发”的创作发生论,并补充了“代天立言”式的创作缘起。在两种 创作缘起的论述过程中,表现了对诗歌形式之美与情感之真的双重关 注。此外,他突破传统的“养气论”,从“理”、“志”、“真”、“自作 主宰”四个方面全方位讨论了诗人的修养问题,为诗人提高人生境界 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包恢诗论以其全面性和深刻性为中国诗论做出了一定贡献。他的 诗论从头到尾都贯穿着理学思想背景,其中,创作论部也明显流露出 道家思想的痕迹。因此,包恢诗论为中国诗论做出的贡献间接反映了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特别是理学思想对中国诗论产生的积极影响。 同时,包恢诗论与严羽、元好问诗论呈现出许多相似之处。其相似一 方面流露出理学的共同影响,一方面展示了当时的诗学发展趋势,即: 在意境的营造问题上,宋代诗论的关注重心由如何实现诗之工巧转向 如何使诗由工入妙。 总的来说,包恢诗论对于反思理学思想对中国文论的意义,确立 本土文化在意境论诞生中的地位以及理解宋代诗学的发展趋势都有 积极的意义。
王安石《易》学研究
作者:杨倩描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易》学  《易解》  《荆公易解钩沉》 
描述:》同时流传。大致到清朝乾隆年间,王安石《易解》佚失。笔者钩沉辑佚,辑得265条散见于各书的《易解》佚文,汇编为《荆公易解钩沉》。尽管这些佚文大约仅相当于《易解》原书十分之一的数量,但却是研究王安石《易》学
陈瓘研究
作者:郭志安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灌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日录  四明尊尧集  合浦尊尧集 
描述:展中,陈瓘主要是以台谏官的身份先后同章惇、曾布、蔡卞、蔡等人展开了不懈的抗争,其仕途因此而颇受压制。尤其是到徽宗朝,陈瓘更是被纳入“元祐党籍”和编管于台州等多处贬所,直至最终卒于楚州。 陈瓘
北宋居士诗研究
作者:昝红霞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居士  北宋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陈师道 
描述:绪论探讨了三方面的问题:“居士”具有儒家和佛教两个基本文化渊源,后者中的《维摩诘经》对居士概念的丰富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居士的人生特点包括能很好地处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调整世间与出世间的生活,以及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坚定的人生信仰;居士诗歌
荆公新学研究
作者:刘成国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描述:理论特色、荆公新学在宋代的盛衰历程、荆公新学对于宋代学术思想史之影响,以及王...
欧阳修王安石诗歌创作比较研究
作者:方然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宋代诗人  欧阳修与王安石  诗歌题材  艺术个性  美学价值  影响源流 
描述:作为本文比较研究的对象 ,无论是两位著名诗人诗歌创作风格的“异中之同”还是“同中之异” ,都可以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 ,提供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的人生意味。
栀子不同炮制品的比较研究
作者:孙栋梁 倪小兰 何行真 龚千锋 王林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栀子  炮制工艺  药典法  樟帮法  建昌帮法  比较  栀子苷 
描述:就药典法、樟帮法及建昌帮法 3种炮制工艺的不同炮制品的栀子苷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通过比较 ,认为建昌帮炮制方法更优 ,值得推广应用。
《牡丹亭》译本对比研究
作者:徐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翻译  翻译比较研究 
描述:策略问题,试图跳出直译、意译的局限分析翻译对策。文章分析了各个译本在具体实例处理上的得失后,得出下列开放性结论,仅供读者讨论:一方面异化传达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异化的效果受到译文读者接受水平的影响;由于语言包括主观信息,翻译难以达到完全交流的目的;译本比较分析是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
农药中毒误诊心肌炎 采集病史应是基本功:l急性有机磷中毒
作者:何天勤  来源:新医学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药中毒  误诊  心肌炎  急性有机磷中毒  误治  原因 
描述:农药中毒误诊心肌炎 采集病史应是基本功:l急性有机磷中毒
一个普遍真理观念的历史旅行:以陆九渊“心同理同”说为谈观
作者:葛兆光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念史  方法  “东海西海  心同理同”  普遍真理 
描述: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对这一观念在历史中的考察旅行,以讨论一种观念史的研究方法。